观上虞谢进士读书山房图

东山君早出,人忆著书年。 竹牖飘晴叶,松门起夕烟。 经声秋瀑下,笔札白云边。 久系苍生望,深知谢傅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虞:地名,今属浙江省绍兴市。
  • 谢进士:指谢安,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东山,后复出,官至宰相。
  • 东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上虞市,谢安曾隐居于此。
  • 著书年:指谢安隐居期间著书立说的岁月。
  • 竹牖:竹制的窗子。
  • 松门:松树掩映的门户。
  • 夕烟:傍晚的炊烟。
  • 经声:诵读经书的声音。
  • 秋瀑:秋天的瀑布。
  • 笔札:书写用的竹简或木简。
  • 白云边:指隐居的幽静之地。
  • 苍生望:百姓的期望。
  • 谢傅:即谢安,因其曾任宰相,故称谢傅。

翻译

东山的谢安早已出山,人们回忆起他著书立说的岁月。 竹窗飘出晴朗的树叶,松门升起傍晚的炊烟。 诵读经书的声音在秋天的瀑布下回荡,书写用的竹简在白云边展开。 长久以来,他承载着百姓的期望,深知谢安的贤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谢安隐居东山时的情景,通过“竹牖飘晴叶,松门起夕烟”等意象,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经声秋瀑下,笔札白云边”进一步以声色并茂的手法,传达出谢安在隐居期间依然勤奋治学的形象。结尾“久系苍生望,深知谢傅贤”则表达了作者对谢安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复出后能够担当重任的信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谢安的赞颂,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