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述事十首
惟民食为命,王政之所先。
海鹾实天物,厥利何可专。
贪臣务聚财,张罗密于毡。
厉禁及鱼虾,卤水不得煎。
出门即陷阱,举足遭缠牵。
炰炰用鞭箠,冤痛声相连。
高牙开怨府,积货重奸权。
分摊算户口,渗漉尽微涓。
官征势既迫,私贩理则然。
遂令无赖儿,睚眦操戈鋋。
出没山谷里,陆梁江海边。
横行荷䉂笼,方驾列船舷。
拒捕斥后懦,争彊夸直前。
盗贼由此起,狼藉成蔓延。
先王务广德,如川出深渊。
外本而内末,民俗随之迁。
自从甲兵兴,奄忽五六年。
借筹计得丧,耗费倍万千。
回忆至元初,禁网疏且平。
家家有衣食,畏刑思保全。
后来法转细,百体皆拘挛。
厚利入私家,官府任其愆。
大哉乃祖训,典章尚流传。
有举斯可复,庶用康迍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鹾(cuó):海盐。
- 毡(zhān):毛织的布。
- 炰炰(páo):形容鞭打的声音。
- 箠(chuí):鞭子。
- 高牙:高官。
- 渗漉(lù):渗透,比喻搜刮无遗。
- 睚眦(yá zì):怒目而视,引申为小怨小忿。
- 戈鋋(gē chán):古代兵器,戈是横刃,鋋是小矛。
- 陆梁:跳跃的样子,形容横行无忌。
- 䉂(lěi)笼:大笼子,这里指装盐的器具。
- 方驾:并驾,并列。
- 狼藉:杂乱不堪。
- 奄忽:迅速。
- 拘挛(jū luán):肌肉收缩,不能伸展自如。
- 迍邅(zhūn zhān):处境困难。
翻译
人民的生命依赖于食物,这是王政的首要任务。海盐是自然之物,其利益怎能被独占?贪婪的官员致力于聚敛财富,设置的陷阱比毛毡还要密集。严厉的禁令连鱼虾都不放过,卤水也不允许煮制。出门就像踏入陷阱,一举一动都受到束缚。鞭打声此起彼伏,冤屈和痛苦的声音接连不断。高官开启怨恨之门,积累的财富加重了奸诈的权力。按户口分配计算,搜刮无遗,连微小的涓滴也不放过。官府的征税压力已经迫在眉睫,私自贩卖自然也就顺理成章。这使得无赖之徒,因为小怨小忿而手持兵器。他们在山谷中出没,在江海边横行。扛着大笼子,船只并列行驶。拒绝逮捕,斥责后退的懦弱,争强好胜,直面前方。盗贼因此而起,混乱不堪,蔓延开来。先王致力于广施德政,如同泉水从深渊涌出。外表重视根本而内心忽视末节,民俗也随之改变。自从战争兴起,转眼已经五六年。计算得失,耗费倍增。回忆至元初年,法律宽松且公正。家家有衣食,害怕刑罚,希望保全自己。后来法律变得更加严密,各种束缚都变得僵硬。丰厚的利益流入私人手中,官府任由其损失。伟大的祖先的训诫,典章制度仍然流传。有举措就可以恢复,希望以此改善困境。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中贪官污吏的横行霸道,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的惨状。诗中通过对比先王时期的德政与战乱后的混乱,强调了广施德政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对当时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批判,认为其过于严苛且不公,导致民众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