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

· 刘基
力役困年侵,种棘代遮逻。 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 风条曲抽乙,雨叶细垂个。 是时春载阳,土脉如膏和。 分疆督艺植,勤惰各有课。 挥锄绿烟披,转石苍藓破。 稍看萌蘖长,渐睹根株大。 结荫冒长堤,开花映高座。 猿公不敢窥,貉子那得过。 慨慕陶公言,罔俾分阴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力役:劳役,指体力劳动。
  • 年侵:岁月侵蚀,指时间的流逝。
  • 遮逻:遮挡,保护。
  • 豫防:预防。
  • 载阳:充满阳光。
  • 膏和:肥沃和润泽。
  • 艺植:种植。
  • :考核。
  • 萌蘖:新芽。
  • 猿公:猿猴。
  • 貉子:一种小型的哺乳动物。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
  • 罔俾:不要让。
  • 分阴:指时间的流逝。

翻译

随着年岁的侵蚀,体力劳动变得困难,我们种下荆棘来代替遮挡和保护。预防工作做得无懈可击,谁还敢在这片土地上吐口水呢?风中,荆棘的枝条弯曲如抽动的乙字,雨后,细叶垂下如小小的个字。此时春光明媚,土地肥沃而润泽。我们划分区域,监督种植,勤劳与懒惰各有考核。挥动锄头,绿色的烟雾随之飘散,转动石头,苍苔被破开。渐渐地,新芽开始生长,根株也逐渐壮大。荆棘的荫凉覆盖了长堤,花朵的色彩映照在高座上。连猿猴都不敢窥视,小貉也无法通过。我深切地向往陶渊明的话语,不愿让任何一刻的光阴白白流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种植荆棘的过程,展现了勤劳与预防的重要性。诗中,“力役困年侵”一句,既表达了岁月对体力的侵蚀,也暗示了勤劳的必要性。而“豫防苟无失”则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体现了对未来的深思熟虑。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荆棘的生长和防卫作用,进一步以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勤劳和预防的赞美。最后,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对珍惜时间的深刻认识。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