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 刘基
江乡积阴气,二月春风寒。 壮士缦胡缨,伐鼓开洪澜。 长风翼万轴,撇若横海翰。 马衔伏猿门,翊卫森牙官。 仗钺指天狼,怒发冲危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壮士缦胡缨:壮士戴着粗布制成的胡式头巾。缦,粗布。
  • 伐鼓:敲鼓。
  • 洪澜:大浪。
  • 长风翼万轴:形容船只众多,如长风般迅速。翼,辅助,这里指船只像翅膀一样辅助前进。万轴,形容船只众多。
  • 撇若横海翰:像海上的大鸟一样飞掠。撇,掠过。翰,大鸟。
  • 马衔伏猿门:马衔,马嚼子,这里指马。伏,隐藏。猿门,险峻的山门。
  • 翊卫森牙官:翊卫,护卫。森牙官,排列整齐的官员。
  • 仗钺指天狼:仗钺,手持大斧。天狼,星名,这里指敌人。
  • 怒发冲危冠:愤怒得头发直竖,几乎要冲破高高的帽子。危冠,高冠。

翻译

江乡之地积聚了阴沉的气息,二月的春风依旧带着寒意。壮士们戴着粗布制成的胡式头巾,敲鼓启航,激起巨大的波浪。船只众多,如同长风般迅速,像海上的大鸟一样飞掠而过。马儿隐藏在险峻的山门之下,护卫的官员排列整齐。手持大斧指向敌人,愤怒得头发直竖,几乎要冲破高高的帽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壮士出征的壮观场面,通过“壮士缦胡缨”、“伐鼓开洪澜”等生动描绘,展现了壮士们的英勇与决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长风翼万轴”、“撇若横海翰”,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的迅速与壮观。结尾的“怒发冲危冠”更是将壮士们的愤怒与决心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壮士们的赞美与敬仰。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