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十首

· 刘基
雷藏蛰虫伏,雷动蛰虫起。 虫雷不相期,冥契非人使。 英雄应有时,何异膻致蚁。 神剑无风胡,铜花蚀泥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雷藏蛰虫伏:雷声未响时,冬眠的虫子隐藏不动。
  • 雷动蛰虫起:雷声一响,冬眠的虫子开始活动。
  • 虫雷不相期:虫子和雷声之间没有约定。
  • 冥契非人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安排的。
  • 膻致蚁:膻味吸引蚂蚁。
  • 风胡:指剑的锋利。
  • 铜花蚀泥滓:铜器上的花纹被泥滓腐蚀。

翻译

当雷声还未响起,冬眠的虫子静静地隐藏着;一旦雷声轰鸣,这些虫子便开始活动起来。虫子和雷声之间并没有任何约定,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自然而然,非人为所能安排的。英雄的出现也有其时,这与膻味吸引蚂蚁有何不同?就像神剑无需风来显示其锋利,铜器上的花纹即使被泥滓腐蚀,依然不失其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隐喻了英雄的出现和事物的本质。诗中“雷藏蛰虫伏,雷动蛰虫起”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雷声与蛰虫活动的关联,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违逆。后句“虫雷不相期,冥契非人使”则进一步指出这种规律是自然而然,非人为所能操控。最后通过“英雄应有时”和“神剑无风胡,铜花蚀泥滓”的比喻,表达了英雄的出现有其时代背景,而事物的本质不会因外界因素而改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含哲理。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