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英闲止斋三首

· 刘基
闲居安所止,自古有陶公。 柴门荫高柳,左右来清风。 槿蓠密复疏,下有黄菊丛。 摘花泛浊醪,啸歌抚孤松。 驷马耀长衢,视之如蒿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闲止斋:张子英的居所名称。
  • 陶公: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以隐居田园著称。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简陋门扉。
  • 槿蓠:用木槿树枝编成的篱笆。
  • 浊醪:即浊酒,未经澄清的酒。
  • 啸歌:高声歌唱。
  • 驷马:古代四匹马牵引的车,象征富贵。
  • 长衢:大道。
  • 蒿蓬:野草,比喻不值一顾的事物。

翻译

在闲止斋安静地居住,自古以来就有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士。 柴门掩映在高大的柳树下,左右吹来清新的风。 木槿编成的篱笆密集又稀疏,下面是黄色的菊花丛。 摘下菊花泡在浊酒中,高声歌唱,抚摸着孤独的松树。 四匹马牵引的华丽车辆在大道上闪耀,而我视之如野草般不值一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子英在闲止斋的隐居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诗中“柴门”、“高柳”、“清风”、“黄菊”、“浊醪”、“孤松”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高远的田园画卷。最后两句以“驷马”与“蒿蓬”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富贵荣华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