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室诗为台州栖霞观道士作

· 刘基
蟾是虾蟆精,谁令居月宫。 凄其羁旅身,竟作蚀月虫。 我心有灵丹,光与日月同。 子能精鍊之,可发天地矇。 照灼六合外,安事一室中。 哀哉爬沙辈,局促栖樊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蟾室:指月亮。
  • 虾蟆:即蛤蟆,传说中的蟾蜍。
  • 凄其:凄凉。
  • 羁旅:旅居他乡。
  • 蚀月虫:指蟾蜍,传说中能蚀月的动物。
  • 灵丹:神奇的丹药。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宇宙。
  • 爬沙:形容行动迟缓。
  • 局促:狭窄,不宽敞。
  •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不自由的境地。

翻译

蟾蜍是蛤蟆的精魂,谁让它居住在月宫之中。 它凄凉地旅居他乡,最终成为了蚀月的虫子。 我心中有神奇的丹药,其光芒与日月相同。 你若能精炼它,便可启发天地的混沌。 照耀在宇宙之外,何必拘泥于一室之中。 悲哀啊,那些行动迟缓的家伙,局促地栖息在笼子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蟾蜍与月亮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的思考。诗人以蟾蜍在月宫的凄凉境遇,比喻那些受困于狭小空间、无法自由行动的人们。同时,诗人提出自己心中有灵丹,能够照亮天地,暗示了智慧与力量的重要性。诗的最后,诗人对那些局限于狭小空间、无法自由行动的人们表示哀悯,呼吁人们追求更广阔的天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智慧的向往。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