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 上元

融和又报。乍瑞霭霁色,皇州春早。翠幰竞飞,玉勒争驰都门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绛绡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 缥缈。风传帝乐,庆三殿共赏,群仙同到。迤逦御香,飘满人间闻嬉笑。须臾一点星球小。渐隐隐、鸣鞘声杳。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
拼音

所属合集

#绛都春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欢庆元宵的情景。从词中所写节物和场景看,当作于徽宗在位时期。丁仙观曾任教坊使,熟谙宫廷礼仪,故能把皇家赏灯的富丽堂皇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此我们也可窥见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豪华。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元夜、元夕,唐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踏索上竿……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融和又报。乍瑞霭霁色,皇州春早。”融和:代指暖和的春风。瑞霭:傍晚的祥云。霁色:雨雪后初睛的天色。皇州:此指当时的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城。两句大意是:风儿带着融融的暖意,一阵阵吹来,傍晚时分的汴京城里,雪后初晴,天空祥云升腾,一派早春的气象。开首三句描写京城的天气和自然景色。词人用词考究,“融和”、“瑞”、“霁”等词渲染出一派热烈、欢快而又明朗的气氛,“皇州春早”则透露出无限生机,把人一下便带进了新春的节日氛围中。 “翠蘋竞飞,玉勒争驰都门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古诗百~科)翠蘋:绿色车缦,代指华丽的车子。玉勒:镶玉的马笼头,代指宝马。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岛。三句大意是:京城皇宫门前的大道上,覆盖着翠绿色车缦的彩车往来穿梭,还有很多人骑着装饰华美的宝马在自由驰骋。宣德楼前绞缚的山棚上张灯结彩,宛如东海中的蓬莱仙岛一样富丽堂皇。这三句写元宵节傍晚御街上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的繁盛景象,描写生动,比喻形象。 “向晚色、双龙衔照。绛绡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双龙衔照:据《东京梦华录》载:“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绛绡楼:此指汴京皇宫正门宣德楼。元宵节时宣德楼用黄或红色的绫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帘中设御座,皇帝于此观灯。彤芝:红色的盖状物。芝,盖状物。天表:帝王的仪容。几句大意是:向晚时分,左右门边用草把缚成的青色双龙上万盏灯烛齐燃,宛如火龙在游走戏珠。张盖着彩棚的宣德楼上,皇帝亲临赏灯,百姓在楼下可以仰瞻圣上的龙颜。这几句写皇帝赏灯,继续铺陈景象的绮丽和鼎盛。 “缥缈。风传帝乐,庆三殿共赏,群仙同到。”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帝乐:宫中之乐。三殿:指大庆殿、文德殿、紫宸殿,此泛指皇宫各殿。群仙:喻宫中的嫔妃们。几句大意是:灯月映照下的大街上景物迷离朦胧,微风送来悠扬的宫乐。皇宫内殿之人均在同庆佳节,共赏美景,那衣着华丽、恍如仙子的妃嫔们也都一齐来到宫门赏灯。这几句着力刻画皇家赏灯的盛景。过片“缥缈”一句承上启下,既言景物缥缈,又可指乐音若有若无,使意境朦胧且带有仙气。 “迤逦御香,飘满人间闻嬉笑。”迤逦:此指香味连绵不绝。御香:指宫中所用的名贵香料。两句大意是:皇宫内外都是御香,香味连绵不绝,飘满整座京城;到处是欢歌笑语,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象。这两句紧承上文的视觉、听觉描写,进一步描写香味以及百姓的欢笑,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须臾一点星球小,渐隐隐、鸣鞘声杳。”须臾:片刻。星球:指楼两端所悬挂的灯球。约一丈方圆,内燃椽烛。鞘:鞭梢。杳:远得不见踪影。两句大意是:不久,宣德楼西端所挂灯球的灯光变暗了,椽烛即将燃尽,夜色渐深。隐隐约约能听到渐行渐远的马鞭声,游人在逐渐散去。这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夜的尽情游玩逐渐接近尾声,气氛由热烈逐渐转为清幽。 “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洞天:是道家用以称神仙所居的洞府,这里借喻元夜的汴京城,形容其如仙境一样。此两句大意是:游人们陆陆续续踏着月色回到了家中,街上变得清静了,但整座汴京城仍然如仙境般朦胧美丽,沉浸在静谧的夜色中。这两句写游人散去后的景象,意境清疏。以景作结,意味隽永。 整首词以时间为顺序,把元宵盛景由序幕一直写到高潮、尾声;词中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把场景描写得有声有形、有色有味,展现出一幅君民同乐、歌舞升平的北宋社会的绮丽图景。对研究古代民俗风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都春:词牌名。
  • 融和:暖和。
  • 瑞霭(ǎi):吉祥的云雾。
  • 霁(jì)色:雨过天晴的景色。
  • 翠幰(xiǎn):饰以翠羽的车帷。
  • 玉勒:玉制的马衔。
  • 鳌(áo)山: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
  • 绛绡(xiāo):红色绡绢。
  • 彤芝盖:红色的车盖。
  • 缥缈:形容声音、光线等若有若无,隐隐约约。
  •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的样子。
  • 鸣鞘(shāo):挥动鞭子发出的声响。 }

翻译

天气暖和又传来好消息。刚出现吉祥的云雾和晴朗的景色,京城的春天早早到来。饰以翠羽的车帷竞相飞驰,玉制的马衔争相奔驰在都门大道上。灯山如同彩结的蓬莱仙岛。到了傍晚,两条龙灯相互衔照。在绛绡楼上,红色车盖之下,人们仰头瞻望天空。 那虚幻隐约的地方,传来帝王的音乐,庆贺三殿共同观赏,众仙一同来到。连绵不断的御香,飘满人间,听闻阵阵嬉笑。不一会儿,一颗小灯球出现。渐渐的,挥动鞭子的声响也隐隐消失了。游人们在月下归来,而神仙的洞府中还是未到天明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上阕通过描写融和的天气、瑞霭霁色,以及京城大道上人们驱车竞驰,鳌山彩结等场景,展现出了节日的欢快氛围和京城的繁华。下阕写风传帝乐,三殿共赏,群仙同到,御香飘满人间,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最后写游人们尽兴而归,而想象中洞天中的欢乐仍在继续,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整首词色彩绚丽,气氛热烈,生动地展现了上元节的欢乐盛况。

丁仙现

北宋神宗时人。艺人。曾任教坊使。长于讽刺诙谐,兼能歌舞。曾在演出中嘲讽王安石变法,险被加罪,赖神宗保全得免。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