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墙上蒿行

· 邝露
条风旖旎,吹荣丹荑。品汇随凉飙起。凋瘵一何翩翻,物态如此心怦怦。 大钧播物流形,今我局速将何成。人生居天壤间,如湍水泛浮萍,我今局速将何成。 适君四体所乐,遐不恣君魂梦所便。冬居温室长年,夏乘鹤盖飙轩。 糟糠何苦,我今欲何求。不及君颜玉车丹,食氏德臇臛熊蹯。 上有女娲炼石之青天,使我仰戴不得久周旋。下有六鳌擎足之神峦,使我步履不得稍弃捐。 何不放浪形骸,恣君所便。雅琴琅琅,我今落羽自摧藏。 哀乐本无方,廉侔贞玉,洁媲秋霜。梅花四起,龙段中央。 姚虞所服,仪凤宾王。辟凶殃,和气致福祥。龙颌贺云,神晖陈章。 文君绿绮,飞燕凤凰。尾焦吴爨,根死峄阳。名标往牒,咸自谓雅且良,曾不如我琴臧美无量。 带长剑之陆离,清漳为淬,厉以礛诸。丽服有都,步天衢,纯钩贯斗枢。 桓公之慈,太公之阙,文王之琢,庄君之忽。古器灭没,今我无匹。 升玄扈,坐兰台。九斿雾涌,左个天回。颂奚斯,侍邹枚。 拉飞琼,醉龟台。召蹇修,诒凤为媒。奉觞白日,尔无西颓。 今日乐,不可回。乐未央,为乐当自强。百岁如流光,何为自苦,使我心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条风:春风。(“条”读作“tiáo”)
  • 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
  • :使草木开花。
  • 丹荑(tí):指初生的赤芽。(“荑”读作“tí”)
  • 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
  • 凉飙(biāo):凉风。(“飙”读作“biāo”)
  • 凋瘵(diāo zhài):衰败困乏。(“瘵”读作“zhài”)
  • 翩翻:上下飞动貌。
  • 怦怦:心急、心跳的样子。
  • 大钧:指天或自然。
  • 播物:散布万物。
  • 流形:万物受自然之滋育而运动变化其形体。
  • 局速:忙碌的样子。
  • :远。
  • (zì):放纵,任凭。
  •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
  • (juǎn):肉羹。(“臇”读作“juǎn”)
  • (huò):肉羹。
  • 熊蹯(fán):熊掌。(“蹯”读作“fán”)
  • 女娲(wā):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娲”读作“wā”)
  • 六鳌(áo):神话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鳌”读作“áo”)
  • 廉侔(móu):廉洁等同。(“侔”读作“móu”)
  • (zhì):最,极。
  • 贞玉:坚美的玉石。
  • 秋霜:秋天的霜,常用来比喻人的高洁品质。
  • 绿绮:古琴名。
  • 玄扈:山名。
  • (liú):古代旌旗上的飘带。(“斿”读作“liú”)

翻译

春风柔和美好,吹开了红色的嫩芽。万物随着凉风兴起。衰败困乏的景象是多么频繁啊,世间万物的状态如此,让我的心焦急不安。 大自然散布万物,赋予它们各种形态,如今我如此忙碌,将能成就什么呢?人生处于天地之间,就像急流中的水和漂浮的浮萍,我如今这般忙碌,又能成就什么呢? 只要能让您的身体感到快乐,为何不任凭您的灵魂和梦境随意驰骋呢?冬天居住在温暖的屋子里度过整年,夏天乘坐着华丽的车盖快速行驶的车子。 吃着糟糠有什么好呢,我如今又想要追求什么呢?比不上您那容貌俊美如玉石的车子,以及食用的美味肉羹和熊掌。 上有女娲炼石补天的青天,让我仰望却不能长久停留。下有六只大龟支撑着的神山,让我前行的脚步不能有丝毫放弃。 为何不放纵自己,任凭自己的心意呢?雅琴之声清脆悦耳,而我如今却像掉落的羽毛般自我消沉。 悲哀和快乐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方式,廉洁如同坚美的玉石,纯洁可以媲美秋天的霜。梅花四处绽放,龙缎放置在中间。 唐尧和虞舜所穿着的服饰,凤凰前来朝见。能驱除凶祸灾殃,使和气带来福运吉祥。神龙的下巴出现祥云,神灵的光辉闪耀着华章。 卓文君的绿绮琴,赵飞燕的舞姿如凤凰。尾巴烧焦是因为吴地的炊煮,树根枯死在峄阳。名字被记载在过去的典籍中,都自称高雅美好,却都不如我的琴美好无量。 佩带着长长的宝剑,在清漳水中淬火,用磨石磨砺。美丽的服饰华美,走在天上的道路上,纯钩剑贯穿北斗星的枢纽。 齐桓公的慈爱,姜太公的阙失,周文王的雕琢,楚庄王的忽略。古代的器物消失不见,如今我无人能与之相比。 登上玄扈山,坐在兰台上。九条旌旗的飘带如雾般涌动,左边的位置如天空回旋。歌颂奚斯,侍奉邹阳和枚乘。 拉着仙女飞琼,在龟台醉酒。召唤蹇修,让凤凰作为媒人。向着白日举起酒杯,您不要向西落下。 今日的快乐,不可挽回。快乐没有尽头,追求快乐应当自强不息。人生百年如同流逝的光,为什么要自我苦恼,让我内心忧伤。

赏析

这首诗内容丰富,意境宏大。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春风吹开嫩芽,以及世间万物的变化,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人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感慨。接着描述了富贵享乐的生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生活的虚幻和无常。 诗中提到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女娲炼石、六鳌擎足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神秘色彩。作者通过对各种美好事物的描绘,如雅琴、梅花、龙缎等,展现了对高尚品质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表达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如“人生居天壤间,如湍水泛浮萍”,生动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同时,诗歌的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