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忝(tiǎn):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
- 鼎湖: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后借指帝王去世。
- 橘井:相传苏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 趍(qū)府:同“趋府”,指前往官府办事。
翻译
我在金华担任侍臣已有十年,在沧浪之畔垂钓度过了好几个春天。 回首黄帝乘龙升天之处,风云变化异常,看到橘井不免惊心,草木上又有新的露水。 我这白发之人惭愧自己还曾是前往官府办事的人,青山应该会有躲避世俗的贤能之人。 柴门遮掩阻断了打渔砍柴的道路,那路上的车马只能白白怜惜那陌上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自己在金华为官十年,如今已心生退意,向往悠闲的垂钓生活。颔联通过“鼎湖”这一典故暗示了时代的变迁,“橘井”则增添了一丝世事无常的感慨。颈联表达了对官场的愧疚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该退出官场,让贤能之人有更多的机会。尾联以柴门阻断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强调了对尘世的远离,而路上的车马只能空对尘土,暗示了官场的繁华与自己的归隐之心形成的鲜明对比。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含蓄,透露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