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亭答潘少承

别离欣把袂,披写共登楼。 木叶千山雨,虫声四壁秋。 酒缘多病止,榻为故人留。 已似嵇康懒,那堪复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把袂(mèi):握住衣袖,指分别时的动作,表示依依惜别。
  • 披写:抒发,写作。
  • 木叶:树叶。

翻译

在这秋夜里,与你欣然告别时依依握别,而后一同登上高楼抒发情怀。 树叶在千山中承受着秋雨的洗礼,四壁间回荡着秋虫的鸣叫声。 因为多病,酒不得不停止饮用,为了老朋友,特意留下了卧榻。 我已经像嵇康一样疏懒了,哪里还能经得起再次远游呢。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和心境。首联写分别时的不舍和之后共同登楼的举动,体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颔联通过描写秋雨打叶和秋虫鸣叫,烘托出秋夜的寂静和清冷,也增添了一丝萧瑟之感。颈联提到因病戒酒和为故人留榻,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无奈。尾联以嵇康自比,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远行的抵触,反映出诗人疲惫的心态和对安宁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将秋夜的氛围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