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楼为曾阳白先生赋

风月昔登临,丹梯尚可寻。 青藜天禄阁,白雪郢中吟。 几席岚霏湿,轩窗露气深。 琅然云水外,犹是凤鸾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藜(qīng lí):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 天禄阁:汉宫中藏书阁名。
  • 郢中吟(yǐng zhōng yín):指高雅的诗文创作。

翻译

昔日曾在这里迎着清风明月登临,那通往高处的阶梯还可以找寻。 夜里读书的灯烛如同天禄阁中的一般,这里的诗作如郢中吟般高雅。 座席间山雾弥漫湿气很重,轩窗之外露水之气深深。 清脆的读书声在云雾飘渺的山水之外响起,那声音犹如凤凰和鸾鸟的鸣叫声一般美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楼的环境与氛围,以及在此读书的高雅情境。首联回忆过去在此登临的情景,强调了此地的可寻性,为后文的描写铺垫。颔联通过“青藜天禄阁”和“白雪郢中吟”,将读书楼与古代的藏书阁和高雅诗文相联系,突显了其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颈联描写了楼内座席和轩窗处的潮湿气息,增添了一种清幽的感觉。尾联以“琅然云水外,犹是凤鸾音”结尾,将读书声比作凤鸾之音,形象地表现出读书声的悦耳动听,也进一步强调了读书楼的高雅之处。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表达了对读书楼的赞美和对读书生活的向往。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