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纱烟纹破遥峰,粉枝摇落花须红。 参差浓澹天玲珑,流泉浸声寒影中。 美人停梭掷春思,井阑日午檐阴翠。 归客潇湘枕上听,茗椀桃笙酣碧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烟纹:像烟雾一样的纹路。 遥峰:远处的山峰。 :这里指像胡须一样的部位。 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澹(dàn):水波起伏或水流动的样子,这里形容色彩的浓淡变化。 玲珑:形容物体精巧细致。 梭(suō):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像枣核形。 井阑:水井周围的栏杆。 桃笙(shēng):用桃枝竹编的竹席。

翻译

窗纱上如烟般的纹路像是打破了远处的山峰,粉色的竹枝摇曳,使得像胡须一样的花须呈现红色。 长短不一、浓淡各异的竹子精巧细致,如天空般变幻多姿,流动的泉水浸润其中,使寒影也似乎发出声响。 美人停下织布的梭子,陷入春日的思绪中,水井栏杆旁,日头已到中午,屋檐下一片翠绿的阴凉。 归乡的游子在潇湘的枕上倾听,喝着茶,枕着桃枝竹编的竹席,在碧绿的景致中沉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的姿态和周围的情境。诗的前两句通过窗纱上的纹路和竹枝、花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参差浓澹天玲珑”一句,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错落有致和色彩的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接下来,诗人将视角转向美人,通过描写美人的停梭沉思,增添了一份人文情感。最后两句则写归客在枕上倾听,享受着宁静与惬意,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整首诗意境优美,动静结合,将竹与人物、景色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