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袅袅歌

秋空作影波如剪,碧沁遥山深逾浅。 镜魄风吹晓月弦,谁为弹鸣冷光偃。 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 工书早博夫人誉,得句嫌称幼妇词。 谁为莺燕谁蜂蝶,相对赠诗还惜别。 恨不携将鹦鹉飞,教向帘间难七发。 寂寞霜枫泪薜墙,写叶能销水力香。 惟有诗篇长绣面,传得新题到沈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袅袅(niǎo niǎo):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的样子,这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镜魄:指月亮。 (yǎn):停止。 玉毫:指毛笔。 (bì)墙:薜荔攀缘的墙。

翻译

秋天的天空倒映在江中,水波如裁剪过般,碧绿的江水浸润着远处的山峦,颜色深深浅浅。月亮像被风吹动的弦,谁为它弹奏,让冰冷的光芒停止。姿态柔美的寒江边的小女儿,用毛笔蘸着香墨在唇上写字。她擅长书法,早早博得夫人的赞誉,写出的诗句却嫌弃被称作幼妇词。谁是莺燕谁是蜂蝶呢,相对赠诗又惋惜离别。恨不得带着鹦鹉一起飞走,让它在帘间也像枚乘那样能写出惊世的《七发》。寂寞的霜枫映照着泪湿的薜荔墙,写下的叶片似乎能消散水力的香气。只有那诗篇长久地绣在脸上,新题的诗能传到沈郎那里。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和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秋空、江水、远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着,诗中刻画了一位富有才情的女子,她的书法和诗词都很出色,但她对自己的诗词有着独特的追求,不愿被简单地归类。诗中还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惜别之情。最后,诗中用霜枫和薜墙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寂寞之感,同时也强调了诗篇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语言富有韵味,将江边的景色与人物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