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图为大司徒三川刘公赋
谁剪生绡画神鲤,黄金作鳞丹砂尾。
大者矫健凌飞涛,小者唼喋随波起。
赤日簸弄扶桑潮,此鱼有意排青霄。
气连海岱成肤寸,势挽天河注沃焦。
良工画此有深意,不独研机在山水。
君臣遇合将无同,龙变云蒸亦如此。
燕市何人购此图,宝之不减双璠玙。
持归华屋生烟雾,倏尔沧洲落五湖。
是日天高秋瑟瑟,宾客满堂皆动色。
朱弦喜奏凤将雏,瑶阶更叶兰生日。
知是祯符不偶然,麒麟事业旧青毡。
佩刀王氏元名德,经术玄成本象贤。
腐儒亦解知英物,看尔扶摇上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绡(xiāo):生丝,此处指薄绸。
- 唼喋(shà zhá):形容鱼、鸟等吃东西的声音。
- 簸弄:摆弄,耍弄。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
-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这里指云气逐渐生成。
- 沃焦:传说中东海南部的一座山,山底有泉水,海水灌之即干。
- 璠玙(fán yú):美玉。
- 祯符:祥瑞的征兆。
翻译
是谁裁剪薄绸画出神异的鲤鱼,它们金色的鳞片如黄金,红色的鱼尾似丹砂。 大的鲤鱼矫健有力,能够飞跃波涛,小的鲤鱼唼喋有声,随着波浪起伏。 在红日的照耀下,扶桑处潮水翻涌,这条鱼似乎有意冲向青霄。 它的气势连通海岱,云气渐渐生成,它的力量能够牵引天河之水,灌注沃焦之山。 优秀的画工画这幅图有深刻的寓意,不只是在描绘山水的精妙。 君臣之间的相遇与契合莫非也是如此,就像龙的变化和云的升腾一样。 燕市中是谁买下了这幅图,珍视它不亚于两块美玉。 将它带回华丽的屋中,屋内仿佛生出烟雾,转眼间又如同这条鱼从沧州游向了五湖。 这一天天空高远,秋意瑟瑟,宾客们满座,都为之动容。 朱弦欢快地奏响《凤将雏》,瑶阶上的兰草正逢生日,生长得更加茂盛。 知道这是祥瑞的征兆并非偶然,麒麟般的事业如同旧时的青色毡毯般稳固。 佩刀的王氏原本就有美好的品德,研究经学的玄成本来就是贤者的象征。 我这迂腐的儒生也懂得这杰出的事物,看它扶摇直上九天。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鲤鱼图为起点,通过对图中鲤鱼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其矫健的身姿和非凡的气势。诗中不仅描绘了鲤鱼的形态和动作,还赋予了它们深刻的寓意,将鲤鱼的飞跃与君臣的遇合相类比,表达了对美好机遇和事业成功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燕市有人购得此图,以及在特定场合下这幅图所带来的氛围和感受,进一步强调了其珍贵和独特的价值。整首诗意境宏大,寓意深远,语言优美,用典恰当,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寄寿大司徒石渚马公时有存问之典 》 —— [ 明 ] 黎民表
- 《 浮丘用公干韵 》 —— [ 明 ] 黎民表
- 《 端午日李明府招同沈刑部姚大名方计部欧博士王太仆集显灵道馆得宫字 》 —— [ 明 ] 黎民表
- 《 吴而待候选已久辄诗往讯 》 —— [ 明 ] 黎民表
- 《 吾兼亭为丘谦之赋 》 —— [ 明 ] 黎民表
- 《 卧芝山房为传木虚弟木剡作 其二 》 —— [ 明 ] 黎民表
- 《 春日同许元复顾汝由兄弟游白云观 》 —— [ 明 ] 黎民表
- 《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十六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