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六忠庙
遗庙孤城里,经过为抚膺。
运穷天步窘,衅起敌锋乘。
钟簴嗟旒缀,江淮忽瓦崩。
空龈戈尚奋,折骨障还登。
一死关宗祏,千秋有废兴。
穹碑缠莽草,野日上觚棱。
委佩丹青落,危冠气色增。
邻堪祠玉马,名自勒金縢。
大火时仍王,洪河夕未澄。
苍茫驱俗驾,絮酒愧如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yè):拜见。
- 抚膺(yīng):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等。
- 天步:指国运、时运。
- 窘(jiǒng):艰难困迫。
- 衅(xìn):事端,祸乱。
- 乘(chéng):趁着,借机。
- 钟簴(jù):一种悬挂钟磬的架子。
- 嗟(jiē):表示感叹。
- 旒缀(liú zhuì):旌旗的垂饰。此处借指帝王。
- 瓦崩:像瓦片一样崩毁,形容局势崩溃。
- 龈(yín):牙根肉。
- 宗祏(shí):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觚棱(gū léng):殿堂屋角的瓦脊,亦借指宫阙。
- 委佩:丢弃玉佩。借指遗弃的美德或人才。
- 丹青: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此处指记载功绩的图画。
- 危冠:高冠。
- 金縢(téng):指收藏书契的金匮。
翻译
在孤城中的这座遗庙,我经过时不禁抚胸叹息。 国运艰难时运困顿,祸端兴起敌人趁机进攻。 钟磬架子令人叹息,帝王的旌旗也已失落,江淮一带忽然像瓦片般崩毁。 将士们空自咬牙切齿,手中的戈仍在奋力挥动,哪怕折断骨头受了重伤仍然奋勇登攀。 有人一死关系到宗庙的安危,千秋万代中有着兴衰变化。 高大的石碑被蔓草缠绕,野外的阳光照在宫殿的瓦脊上。 丢弃的美德和记载功绩的图画已没落,高冠之上却增添了悲壮的气色。 邻人得以祭祀玉马,英名自然被铭刻在金匮之中。 大火星仍然当令,炎热称王,黄河的水到傍晚也未能澄清。 在苍茫中驱赶着世俗的车马,带着薄酒前来祭奠,心中愧疚这酒不如渑水那样醇厚。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谒六忠庙》,通过描绘作者拜访六忠庙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忠臣义士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在孤城中的遗庙前,抚膺叹息,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接着,诗人描述了国运的艰难和敌人的进攻,导致局势崩溃。然后,通过描写将士们的英勇奋战,表现出他们的忠诚和不屈精神。“一死关宗祏,千秋有废兴”则强调了忠臣的死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及历史的兴衰无常。
诗中对庙宇周围环境的描写,如“穹碑缠莽草,野日上觚棱”,增添了一种荒芜、凄凉的氛围。而“委佩丹青落,危冠气色增”则进一步展现了世事的变迁和人们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到大火星当令,黄河水未澄,暗示着社会的不安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沉,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