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归亭故址望栖霞寺临观黄太史精舍
青丘未云陟,磴道方邅回。
烟霞迹以怆,谁见化人开。
雕甍翼云外,玄构隐岩隈。
中有蕴真士,雅负凌云才。
汲古浩津梁,蓄宝富玟瑰。
奇文釐七略,玄象正三阶。
薄游沂水服,屡举河朔杯。
缁尘一以隔,岁月缅悠哉。
空馀云卧地,萧飒松风来。
有怀谅难已,愿假征鸿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磴(dèng)道:登山的石径。
- 邅(zhān)回:徘徊不进。
- 烟霞迹:山水景色的踪迹。
- 怆(chuàng):悲伤。
- 化人:指有道术的人。
- 雕甍(méng):雕饰的屋脊。
- 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 蕴真士:心怀真道的人。
- 汲古:钻研或收藏古籍、古物。
- 津梁:接引众生的桥梁,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
- 玟瑰(mín guī):美玉,美石。
- 釐(lí):整理,治理。
- 七略: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
- 玄象:日月星辰在天所成之象,也指星象。
- 三阶:星名。古人以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之象。
翻译
还没有登上青丘山,登山的石径曲折徘徊。 看到这山水景色不禁心生悲伤,谁能见到有道术之人出现呢。 那雕饰的屋脊高耸在云端之外,精妙的建筑隐藏在山岩弯曲之处。 其中有一位心怀真道的雅士,他有着高超的才华,可直上云霄。 他钻研古籍如同接引众生的桥梁,收藏的宝物丰富如美玉。 他整理奇妙的文章就像整理《七略》一样,对星象的研究如同三阶星般精准。 他曾在沂水一带悠闲地游历,也多次在河朔地区举杯畅饮。 尘世的纷扰一旦隔开,岁月就变得悠远漫长。 如今只留下他曾经云游休憩的地方,只有萧瑟的松风阵阵吹来。 心中的怀念之情难以停止,希望能借助征鸿来传达我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栖霞寺中一位雅士的怀念与敬仰。诗的开头通过描写登山的艰难道路,以及面对山水景色时的忧伤,为后面的叙述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雅士所居之处的宏伟与神秘,以及他的才华和学识。诗中提到雅士在古籍研究和星象探索方面的卓越成就,展现了他的博学与智慧。而后,诗人回忆了雅士曾经的游历和畅饮,表现出他的洒脱与自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雅士的深切怀念,以及希望借助征鸿传达心意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古朴,通过对景色、建筑和人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