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

大野临燕赵,跻攀意自豪。 云沙千堞暗,松柏五陵高。 西日愁相对,南音醉懒操。 菟裘无处所,弥觉此生劳。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赵:古代燕国和赵国的地域,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 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位于长安附近,这里泛指帝王陵墓或贵族的坟墓。
  • 西日:西边的太阳,夕阳。
  • 南音:南方的音乐,这里指作者故乡的音乐。
  • 菟(tù)裘:古邑名,春秋时鲁国地,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楼德镇。后世因称士大夫告老退隐的处所为“菟裘”。

翻译

广阔的原野连接着北方的燕赵之地,攀登时心中充满自豪之感。 云朵和沙尘使得城上的矮墙显得阴暗,松柏围绕着高大的帝王陵墓。 面对夕阳,心中涌起忧愁,沉醉之中懒得弹奏故乡的音乐。 找不到告老退隐的地方,更加觉得这一生疲惫辛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作者游览韦氏园的情景和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大野”和“跻攀”表现出场景的广阔和作者的豪情。接下来两句用“云沙”“堞”“松柏”“五陵”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肃穆的氛围。“西日愁相对,南音醉懒操”则表达了作者面对夕阳时的忧愁情绪,以及在沉醉中对故乡的思念却又懒得抒发的复杂心境。最后一句“菟裘无处所,弥觉此生劳”,透露出作者对找不到归隐之处的无奈和对人生劳苦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情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