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诃(hē)林:指诃林寺,位于广东广州。
- 化城: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这里可能指寺院周围的环境如化城般清幽。
- 结夏: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
- 蕉石:形状似芭蕉的石头。
- 飒(sà)清:凉爽清新。
- 漉(lù)巾:滤酒的布巾,后用为对爱酒文人的美称。
翻译
暮色苍茫中古老的寺院宛如一座清幽的化城,我们一同来此结夏,恰巧遇上初晴的天气。
衣裳披在似芭蕉的石头上,云彩依旧湿润,拄着拐杖登上莲峰,空气凉爽清新。
残余的阳光照在石碑上,看着过往的痕迹,曲折的池水中流水潺潺,夹杂着诵经的声音。
用漉巾滤酒,到处都不推辞沉醉,不知不觉中东林的月亮又升起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诃林社集时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衣裳与蕉石、拐杖与莲峰,展现出周围环境的独特与清幽。颈联将残照、石碑、曲池、流水和经声相结合,富有禅意和历史的厚重感。尾联则表现出诗人尽情享受这一时刻,以至于沉醉其中,不知不觉中月亮已升起,从侧面烘托出此地的美好和令人陶醉。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