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僧诗和曾子唯

禅心云水适,无事梵林间。 捲卷红尘满,高眠白昼閒。 旃檀灰自烬,兰若户常关。 别有牛头上,融公若是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心:佛教用语,指清静寂定的心境。(“禅”读音:chán)
  • 云水:指僧道。云在天,水在瓶,来去自由,借指僧道的行踪自在。
  • 梵林:指佛寺。
  • 捲卷:应是“卷卷”,形容众多。
  • 红尘:指繁华的社会,泛指人世间。
  • 旃檀:古印度梵语的音译,即檀香。(“旃”读音:zhān)
  •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 兰若:阿兰若的简称,佛教名词,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也泛指一般的佛寺。(“若”读音:rě)

翻译

僧人那清静寂定、如行云流水般自在的心,在这无事的佛寺林间安然适宜。 世间的繁华喧闹充满各处,而僧人高枕安卧,在白昼里清闲自在。 檀香自行燃尽成灰,佛寺的门常常关闭着。 在另外一处的牛头上,这位融公可以与这般人物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宁静闲适的修行生活。诗的首句写出僧人的心境平和自在,适应佛寺的环境。“卷卷红尘满”与“高眠白昼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僧人超脱尘世的闲逸。“旃檀灰自烬,兰若户常关”进一步烘托出佛寺的宁静与清幽。最后一句则以融公作比,暗示了所写僧人具有较高的修行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宁静、超脱境界的追求,意境清幽,富有禅意。

黎景义

黎景义,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