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山人招饮旅馆

柏酒椒盘已荐辛,天涯怜尔独逢辰。 菩提为觅西来种,榆柳重经岭外春。 风雨几番还秉烛,路岐千里定沾巾。 干戈此日复满眼,何处飘飘寄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柏酒:柏叶酒,古代习俗春节饮之,可以辟邪。(柏,bǎi)
  • 椒盘:盛有椒的盘子。古代风俗,农历元旦用盘进椒,饮酒则取椒置酒中。(椒,jiāo)
  • 荐辛:以椒、柏酒等物祭祀祖先。
  • 菩提:佛教术语,指觉悟的境界。(提,dī)
  • 路岐:道路分岔处,比喻人生道路或处境。(岐,qí)

翻译

春节时已用柏叶酒和盛有椒的盘子祭祀祖先,在这天涯之地怜悯你独自逢此良辰。为寻觅西方传来的佛法真谛,你如同菩提之种。在岭外之地,榆树柳树又历经了一番春天。人生如风雨中几经波折,却仍要秉烛前行,在这千里歧路之上,定然会泪湿衣襟。如今这世间又到处是战乱,何处才能让我这漂泊之人安身立命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黎民表在丁戊山人招饮于旅馆时所作。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春节时的柏酒椒盘,烘托出节日的氛围,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在天涯独自逢辰的怜悯之情。颔联中“菩提为觅西来种”寓意着对真理或精神追求的探索,“榆柳重经岭外春”则描绘了自然景象,暗示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顽强。颈联“风雨几番还秉烛,路岐千里定沾巾”,体现了人生的坎坷与艰辛,以及在困境中前行的坚韧和无奈。尾联“干戈此日复满眼,何处飘飘寄此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诗人对自身漂泊命运的感慨和对安定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节日情景、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