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比部元美塞上

万里烽烟接塞垣,西风立马望中原。 浮云尚走陈琳檄,明月还开庾亮尊。 青草北临沙碛断,黄河秋绕蓟城翻。 汉庭正是筹边日,谁遣长缨到玉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垣(sài yuán):指边境地带。
  • 陈琳檄(xí):指陈琳撰写的檄文,此处借指有关边事的文书。
  • 庾亮尊:庾亮曾在武昌,秋夜登南楼,据胡床与诸人谈咏,这里借用此典故,表达一种潇洒自在的情境。
  • 沙碛(qì):沙漠。

翻译

在万里的烽烟中与边境相接,迎着西风勒马远望中原大地。 飘动的云彩好像还传递着陈琳那样的边事文书,明月之下还能像庾亮一样潇洒地饮酒谈咏。 青青的草在北边临近沙漠的地方中断,黄河在秋天环绕着蓟城翻涌。 朝廷正是筹划边防事务的时候,谁能派遣勇士携带长缨去到玉门关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国家边防事务的关注和思考。诗的首联通过“万里烽烟”“塞垣”“西风”等词语,营造出边疆的紧张氛围和壮阔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中原的关切。颔联运用典故,以“陈琳檄”暗示边事的重要,以“庾亮尊”表现出一种在边地的从容之态。颈联描写了边疆的地理环境,“青草北临沙碛断”写出了边疆的荒凉,“黄河秋绕蓟城翻”则展现了黄河的雄伟和蓟城的重要地理位置。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能够积极加强边防、抵御外敌的期望。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边疆的风貌,又反映了诗人的忧国之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