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鸟篇

孤鸟卓卓,回翔自天。 念无俦侣,畏听鸣弦。 托婚鸡鹜,饮啄为缘。 一啄尚可,数啄争先。 呼出主人,逐之野田。 幸乘长风,高举翩翩。 朝鸣扶桑,夕宿华巅。 凤凰为群,鹏鹄参联。 俯视鸡鹜,肥且烹煎。 欲衔之去,尽尔天年。 见我长颈,谓复垂涎。 登栖入笼,恣饱嚇然。 主人望我,羽翼加前。 鸣中律吕,毛中周旋。 愿借歌舞,享尔甘鲜。 为谢主人,好生为贤。 念为黄雀,代尔衔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卓:高远的样子。(“卓”,读作“zhuó”)
  • 俦侣:伴侣,朋辈。(“俦”,读作“chóu”)
  • 鸣弦:弓弦声,这里指危险的信号。
  • 鸡鹜:鸡和鸭,这里比喻平庸的人。(“鹜”,读作“wù”)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
  • 华巅:华山的顶峰,这里泛指高山之巅。
  • 律吕: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这里指音律和谐。
  • 周旋:这里指羽毛整齐美丽。

翻译

孤独的鸟儿高高飞起,在天空中回旋翱翔。 心想没有同伴,害怕听到危险的弓弦声。 无奈与鸡鸭结为伴侣,以吃喝为缘分。 啄一口食物还算可以,多啄几口就会争先抢夺。 (这行为)引来了主人,把它赶到了野外的田地。 幸好它乘着大风,高高飞起,轻快地飞翔。 早晨在扶桑树上鸣叫,傍晚栖息在高山之巅。 与凤凰结为一群,和鹏鹄相互联结。 低头俯视鸡鸭,它们肥壮且将被烹煮煎烤。 想把它们衔走,让它们能享尽天年。 (鸡鸭)看见我长长的脖子,认为我又在垂涎它们。 (于是它们)登上栖息处进入笼子,肆意吃饱后安然自得。 主人望着我,希望我能(像鸡鸭一样)在前面增加羽翼(供他观赏)。 鸣叫合乎音律,羽毛整齐漂亮。 希望我借助歌舞,让他享受甘甜鲜美(的食物)。 我为了感谢主人,认为好生之德才是贤德。 心想自己如同黄雀,愿代替主人感恩衔环相报。

赏析

这首诗以孤鸟的视角展开,描绘了孤鸟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诗中的孤鸟起初无奈与鸡鹜为伴,后被主人逐至野田,却有幸乘长风高飞,与凤凰、鹏鹄为伍。孤鸟对鸡鹜的命运表示怜悯,同时也对主人的期望有所回应,表达了好生之德的主题。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孤鸟的遭遇和思考,反映了对不同生命境遇的思考和对善良品德的追求。诗中的对比也很鲜明,如孤鸟与鸡鹜、凤凰与鹏鹄的对比,突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差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