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季常新秋寓海西社寄怀

策杖初从石室回,暮云相望海西台。 穿针楼上新停烛,避暑林中共举杯。 风土橘州差可隐,山川炎峤几能来。 鸡坛近日无争长,尽道青莲有俊才。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策杖:拄着拐杖。“策”(cè),这里指拄着。
  • 石室:山洞,此处或指隐居之地。
  • 海西台:可能是诗中提到的一个地方,具体所指不明。
  • 穿针楼:古代七夕时妇女乞巧的场所。
  • 橘州:地名。
  • 炎峤(qiáo):炎热的山岭,这里可能指炎热的地方。
  • 鸡坛:结交朋友的地方。

翻译

我拄着拐杖刚从石室回来,傍晚的云彩遥望着海西台。在穿针楼上刚刚熄灭了蜡烛(可能指七夕节的活动结束),在避暑的树林中一起举杯畅饮。橘州的风土人情还算可以隐居,而炎热的山岭能有几人愿意前往呢。近来在结交朋友的地方没有了争强好胜,大家都称赞青莲(可能指李季常)有出众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黎民表写给李季常的,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对各地风土人情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诗的首联通过“策杖”“石室”“暮云”“海西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颔联描写了穿针楼的七夕活动和在避暑林中的聚会,展现出生活的场景。颈联则对橘州和炎峤的风土进行了对比,表达出对某些地方的看法。尾联提到鸡坛,说那里近来没有了争斗,都在夸赞李季常的才华,体现了对友人的推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