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边风

· 邝露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粱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候雁: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大雁。(“候”读音:hòu)
  • 金河:河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流入黄河。
  • 粱稻:指精美的食物。

翻译

大雁从金河出发,纷纷带着雪飞过。 雁阵连绵,使得关隘边的月亮显得渺小,叫声间断,塞外的风声却很多。 大雁高飞时为粱稻发愁,低飞时又害怕被网罗捕获。 我不是怜惜自己的羽毛,只是给你的书信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以候雁起兴,通过对候雁在塞垣边飞行的描写,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诗中既写出了雁阵的壮观,又表现了大雁面临的困境,如为食物发愁、害怕被网罗捕获等,借此可能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最后一句“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