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读虎丘仰苏楼

一回邮舍一僧寮,更望双林喜待邀。 为有石楼临涧影,便移书舫上山桥。 烟中树色层城塔,月下江风半榻箫。 却识故人来望里,玉壶歌板送兰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邮舍:驿站,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方。
  • 僧寮(liáo):僧舍。
  • 双林:借指佛寺。
  • 书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 层城: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此处形容高大的城墙。
  • 玉壶:本意为美玉制成的壶,后常用来比喻高洁的胸怀或品格,也可指月光或灯。
  • 歌板:歌唱时用以打拍子的拍板。
  • 兰桡(ráo):兰木做的船桨,也指用兰桡做成的船。

翻译

每经过一次驿站和一处僧舍,我都更期望着能受到双林寺的邀请。 因为有石楼临着山涧的影子,便将装饰华丽的游船移到上山的桥上。 烟雾中的树木景色和高大城墙的高塔,还有月下江风中传来的半榻上的箫声。 我也认出了在盼望中前来的老朋友,在这美好的情境中,月光下或灯光下,以歌板打着拍子,为他送别,兰桡之船缓缓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虎丘仰苏楼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邮舍、僧寮、双林、石楼、涧影、书舫、山桥、烟树、层城塔、江风、箫声、故人、玉壶、歌板、兰桡等景象和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幽静、神秘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前往双林寺的期待。颔联描述了将书舫移到上山桥的情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动态画面。颈联通过烟中树色和月下江风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意境美。尾联则着重刻画了与故人分别的场景,玉壶歌板送兰桡,富有诗意地表现出了离别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