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采砚歌

矞云摇根走深谷,岩父冲冲凿瑶玉。 移得良田白兔耕,笔花万丈栖鸲鹆。 娲天擦手湿云浓,秦皇鞭痕疑向东。 硁然不数未央瓦,神仙都下狞龙宫。 探来片片皆奇宝,虫头蚀断红霞老。 寒气呵蒸平涌泉,火痣如烘温不燥。 羚羊峡口琢磨家,自言蕉叶胜梅花。 千缗莫惜买归去,晴窗泼墨浮烟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矞(yù)云:彩云,古人认为祥瑞的彩云。
  • 岩父:采砚的工匠。
  • 瑶玉:这里指砚石。
  • 鸲(qú)鹆(yù):鸟名,这里指毛笔像鸟一样栖息在砚上,可以产生美妙的文章,寓意砚台的珍贵和重要性。
  • 娲(wā)天:神话中女娲炼石补天的典故,这里用娲天形容石头的神奇来历。
  • 硁(kēng)然:形容声音坚定有力,这里指端砚的质地坚实。
  • 未央瓦:汉代未央宫的瓦片,这里用来与端砚对比,突出端砚的珍贵。
  • 羚羊峡:地名,以出产砚石闻名。
  • 缗(mín):古代计量单位,通常指一千文铜钱。

翻译

祥瑞的彩云在深谷中飘动,采砚的工匠在山中努力开凿着美玉般的砚石。把这里变成良田就如同白兔在耕耘,砚台上笔锋如万丈光芒,毛笔如鸲鹆般栖息其上。

女娲补天的手擦过的地方云雾浓重,秦始皇的鞭痕似乎指向东方。端砚坚实的质地胜过未央宫的瓦片,连神仙都降临到这如龙宫般的地方。

探采出来的每一片砚石都是奇异的珍宝,岁月的侵蚀让石头如虫蚀般却更显古老,红霞般的色彩也渐渐褪去。砚石的寒气能使沸腾的泉水平和,火痣般的斑点使其如烘烤过一般温暖而不干燥。

在羚羊峡口有钻研砚石的人家,他们自称这里的蕉叶砚比梅花砚更好。不要吝惜千缗铜钱,把砚石买回去,在晴天的窗边泼墨作画,烟雾般的墨色会斜着弥漫开来。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端溪采砚的情景以及端砚的珍贵和独特之处。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神话典故,如“矞云摇根走深谷”“娲天擦手湿云浓,秦皇鞭痕疑向东”,为端砚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通过与“未央瓦”的对比,突出了端砚的珍贵和价值。对砚石的描写细致入微,如“探来片片皆奇宝,虫头蚀断红霞老。寒气呵蒸平涌泉,火痣如烘温不燥”,展现了端砚的质地、色泽和特性。最后提到羚羊峡口的砚石人家以及购买端砚后在晴窗泼墨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端砚的喜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端砚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