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梦
酗狼郑伯有,彊死能为厉;
况于忠义士,魂气孰能制!
吾师建义旗,激烈兼恺悌;
将士争用命,四海望攸系。
乃触同舟忌,狂猘忽反噬;
身首葬鱼腹,举家就歼殪。
当时天地昏,一军皆流涕;
谓宜排九关,疾呼诉上帝。
顷刻伸显戮,用以警人世;
夫何十馀载,皂白全奄翳。
凶人蕃子孙,仍保首领毙;
将无应运生,天实钟其戾。
抑种罪业深,厥报在后裔。
赫赫与梦梦,劳人长引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酗(xù):无节制地喝酒。
- 郑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为人荒淫刚愎,后被驷氏所杀,传说其死后变为厉鬼。
- 彊(qiáng)死:刚死。
- 恺悌(kǎi tì):和乐平易。
- 猘(zhì):疯狗,喻凶暴之徒。
- 殇(shāng):未成年而死。
- 歼殪(jiān yì):杀死。
- 显戮(lù):明正典刑,陈尸示众。
翻译
像酗酒无度的郑伯有,刚死就能变成恶鬼;何况是忠义之士,他们的魂气又有谁能压制! 我的老师树立起正义的旗帜,既激烈勇猛又和乐平易;将士们争相效命,天下人都对其寄予厚望。 却触犯了同舟人的忌讳,那些狂徒忽然反咬一口;(老师)身首异处葬身鱼腹,全家也都被杀害。 当时天地昏暗,整个军队都在流泪;认为应该直上九重天门,急切地呼喊向上帝控诉。 希望能很快将凶手明正典刑,以此来警示世人;可是过了十多年,是非善恶却全都被掩盖了。 凶恶的人繁衍子孙,仍然保住首级得以死去;莫非是应时运而生,上天实在是钟爱他们的暴戾。 也许是作恶的罪业太深重,其报应会落在后代身上。 显赫的与昏昧不明的,让辛劳的人长久地凝望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上的郑伯有死后为厉的典故开篇,引出对忠义之士被害的悲愤。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悲痛,以及对凶手未得到应有惩罚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诗人认为恶人的罪行深重,虽其自身未受报应,但可能会祸及后代。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正义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忠义之士的悲惨遭遇与凶人的逍遥法外相对比,更加突出了主题。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
卢若腾
卢若腾,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