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石室龙床

玉笔高簪黛色浓,海门长日驻高舂。 世情尽逐颓波去,谁住罗浮四百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黛色:青黑色。(“黛”读音:dài)
  •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 高舂: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 颓波:向下流的水势,这里比喻衰颓的世风。
  •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

翻译

玉制的笔高高地簪插着,山色呈现出浓郁的青黑色,内河通海之处的太阳长久地停留在日影西斜近黄昏之时。世间的人情世故都随着衰颓的世风离去,有谁会住在罗浮山的四百座山峰之中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特定的景象,表达了对世情的感慨。首句通过“玉笔高簪黛色浓”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海门长日驻高舂”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某种永恒的感觉。接下来,诗人感慨世情逐颓波而去,流露出对世俗风气的不满和无奈。最后一句“谁住罗浮四百峰”,以罗浮山的四百峰为喻,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寻找宁静之地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简练,富有深意,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