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台山怀古四首

风急俯层城,乌乌夜角鸣。 河湟千里草,骆越十年兵。 孤剑时闻吼,雄心郁未平。 脩名何冉冉,徒愧请长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台山:山名,在今广州市北越秀山上。
  • 层城: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这里指高大的城墙。
  • 乌乌:形容风声或鸦叫声。
  • 河湟:指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这里泛指西北边疆。
  • 骆越:古族名,居于今云南、贵州、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
  • 脩名:美好的名声。(“脩”读音:xiū)
  • 请长缨:指立志报国,降服强敌,典出《汉书·终军传》。

翻译

风急猛烈地吹拂着高大的城墙,乌乌的夜角声鸣叫不停。 西北边疆千里荒野野草茫茫,骆越之地历经十年的兵乱。 孤独的剑不时发出怒吼之声,雄心壮志郁闷难平。 美好的名声缓缓而来,我只能惭愧自己没有去请缨报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急角鸣、边疆战乱、剑吼心郁以及对美好名声的追求和未能报国的惭愧,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中“风急俯层城,乌乌夜角鸣”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河湟千里草,骆越十年兵”写出了边疆地区的荒凉和战乱的持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孤剑时闻吼,雄心郁未平”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壮志难酬的情绪。最后“脩名何冉冉,徒愧请长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为国家效力的愧疚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