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潘少承还鹤山旧隐

三载邀欢在竹林,扁舟还得似山阴。 穷愁莫问潘安鬓,久客应?季子金。 家寄渔樵归路远,与因烽火避人深。 浮云聚散知何处,草阁寒江送子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舟(piān zhōu):小船。
  • 穷愁:穷困愁苦。
  • 潘安鬓:借指愁绪满怀而使人衰老。潘安,即潘岳,西晋文学家,他曾在《秋兴赋》序中说自己三十二岁就出现了白发。
  • 季子金:指苏秦(字季子)游说秦王不成,资用匮乏的情况,后以此比喻羁旅困顿。
  • 渔樵:打鱼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乱。

翻译

三年来我们在竹林中尽情欢乐,如今乘坐小船归去好似当年的山阴之游。 不要问我因穷困愁苦而斑白的头发,长久客居他乡使我如苏秦般困顿。 家在那渔樵隐居之地,归路遥远,也因为烽火战乱而躲避得更深。 浮云聚散不知在何处,草阁旁的寒江寄托着我为你送行的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潘少承并回忆过往的作品。首联通过“三载邀欢”“扁舟”等词语,描绘了过去的欢乐时光以及现在的离别场景。颔联“穷愁莫问潘安鬓,久客应怜季子金”,用潘安的白发和苏秦的困境来表达自己的愁苦和羁旅之困,情感深沉。颈联则写出了家的遥远以及战乱带来的影响,加深了离别的悲凉氛围。尾联以“浮云聚散”比喻人生的聚散无常,“草阁寒江送子心”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情景交融,意蕴悠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离别之情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