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珠

兰若中流出,征帆四面游。 瑶台临蜃气,金地镇鳌头。 波定形如画,涛惊势欲浮。 兴狂不觉晚,带月泛归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rě):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静处,这里指寺庙。
  • 蜃(shèn)气:古人认为蜃能吐气成楼台形状,实际是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景象。
  • 金地:佛教指菩萨所居以黄金铺地的世界,这里泛指佛寺。
  • 鳌(áo)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这里比喻险要之地。

翻译

从寺庙中流淌出一条溪流,帆船从四面而来在此游览。 美玉般的亭台临近着虚幻的蜃气,佛寺稳稳地坐落在险要之地。 水波平静时形状如画卷一般,波涛汹涌时那水势仿佛要浮起。 兴致高涨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带着月色泛着小舟归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的美景和诗人游览的情景。首联交代了地点和周围的环境,帆船四处游弋,展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颔联描述了瑶台临近蜃气的奇妙景象和金地镇守鳌头的稳固,增添了神秘和庄严的氛围。颈联通过对水波平静如画和波涛汹涌欲浮的描写,表现出海水的多变和魅力。尾联则体现了诗人的兴致之高,直至夜晚仍流连忘返,最后带着月色乘船而归,给人以一种余兴未尽的感觉。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海珠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陶醉之情。

黎景义

黎景义,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