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将军行赠震湖都护
陆将军,环走边庭如己屋。醉卧每枕死□头,长啸能呼战鬼哭。
往时赤脚向朝鲜,剑气直射须眉前。相君敛容深借问,尺书夜降清□天。
归向辽阳气犹热,叛兵怒号弓寸折。掀髯上马突入营,拍鞍大骂教无说。
掉舌如刀不畏人,天生虎力能捍身。世人尽议袁毛事,可怜双眼看曾真。
将帅交摧相印解,当时重足群相戒。丈夫血愿洒沙场,安肯囚冠坐疲惫。
唉然太息还乡里,扁舟老挟贤公子。秃袖重为海外游,歌舞筵前认君是。
夜听琵琶如听筑,把酒低头看髀肉。何人再得将军笑,直使□雏向山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边庭:边疆。(“庭”读音:tíng)
- 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
翻译
陆将军,在边疆奔走就如同在自己家中一般自如。醉酒后常枕着死人的骨头入睡,长啸一声能让战鬼哭泣。 往昔赤着脚前往朝鲜,剑气直接射向面前人的须眉。相国收敛面容,深深询问,夜晚有书信从清澈的天空降下。 回到辽阳时气势还很热烈,叛变的士兵愤怒号叫,弓弦都被折断。将军撩起胡子上马冲入营地,拍着马鞍大骂,让叛兵无言以对。 他巧舌如簧毫不畏惧他人,天生拥有如虎的力量能够保卫自身。世人都在议论袁毛之事,可惜众人双眼不能看清真相。 将帅相继受挫折,相印被解除,当时人们都小心翼翼,相互告诫。大丈夫甘愿血洒沙场,怎肯因被囚禁受辱而疲惫不堪。 唉声叹气地回到故乡,乘坐扁舟,身旁还带着贤能的公子。穿着短袖再次到海外游历,在歌舞筵席前人们认出了他。 夜晚听琵琶声如同听击筑声,端着酒低下头看着大腿上的肉。有谁能再次博得将军的笑颜,直让幼鸟向着山哭泣。
赏析
这首诗塑造了陆将军的英勇形象。诗中通过描写陆将军在边庭的经历、他的威猛气势、面对叛兵的果敢以及他的壮志豪情,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提到了一些社会现实和人物的无奈,如世人对袁毛之事的议论以及将帅的受挫。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充满了豪迈之气,表达了对陆将军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