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曲江招游芙蓉山寺

涧道青松百尺悬,琴尊已在楚云边。 飞凫倏化仙郎舄,鼓瑟犹传帝子篇。 三峡鱼龙喧落日,九成台殿卧江烟。 亦知猿鹤窥人得,不共桃花住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涧道:山涧通道。(“涧”,拼音:jiàn)
  • 琴尊:琴与酒樽,常用来表示文人宴集。
  • 楚云:楚天的云,这里指南方的天空。
  • 飞凫(fú):飞翔的野鸭,此处借指仙人的鞋子。
  • 倏(shū)化:很快地变化。
  • 仙郎舄(xì):仙郎的鞋子,仙郎指的是有才华的青年男子,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同游者。舄,鞋子。
  • 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
  • 帝子篇:传说中舜帝的妃子娥皇、女英的故事,这里借指优美的乐曲或诗篇。
  • 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
  • 鱼龙:泛指水族。
  • 九成台殿:高大华丽的宫殿建筑。(“成”在这里表示多层的意思)
  • 猿鹤:常用来表示隐士的伴侣,这里指山中的动物。

翻译

沿着山涧的通道旁,百尺高的青松悬挂在那里。带着琴与酒樽,我们已经身处南方天空的边缘。如同飞翔的野鸭迅速变化成仙郎的鞋子一般神奇,弹奏瑟的声音仿佛还在传颂着帝子的篇章。长江三峡的水族在落日余晖下喧闹着,高大的宫殿台殿卧在江面上的烟雾之中。也知道山中的猿鹤在偷偷观察着人们,我不愿意如同桃花一样,只在这里度过一年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芙蓉山寺的情景。诗的首联通过“涧道”“青松”“琴尊”“楚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此次出游的期待。颔联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典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颈联以“三峡鱼龙”和“九成台殿”进一步描绘出景色的壮观和宏伟,同时“喧落日”和“卧江烟”又给景色增添了一份动态和朦胧之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更高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用典巧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