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行仲南招饮茹氏园得星字

碧梧丛菊晚荧荧,别有风光在曲亭。 醉后徵歌怜白雪,灯前邀客看青萍。 高城夜色翻霜树,西掖寒云隐曙星。 词客当筵俱郢调,不知王粲感飘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大行仲南:姓朱,官任大行(háng)的仲南。大行,古代官名。
  • 徵歌:召歌者唱歌。徵(zhǐ),召集。
  • 白雪:古代高雅的乐曲名。
  • 青萍:宝剑名,这里借指剑舞。
  • 西掖:宫中西侧的旁门,也泛指宫廷的西侧。掖(yè)。
  • 郢调:指楚地的曲调,这里指美妙的音乐。郢(yǐng)。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其身世飘零,这里用来借喻作者自己的身世感慨。

翻译

碧绿的梧桐和丛生的菊花在夜晚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在曲折的亭子里别有一番风光。酒醉之后召来歌者唱起高雅的白雪之曲,在灯前邀请客人观看剑舞。高大的城墙上,夜色中寒霜覆盖的树木翻卷着,宫廷西侧的寒云隐隐遮住了黎明的星星。宴会上的文人墨客都演奏着楚地的美妙曲调,却不知我如同王粲一般感慨着身世的飘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茹氏园中的宴饮场景,通过对景色、活动和情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首先描写了园中的夜景,碧梧和丛菊在夜晚显得荧荧生辉,为宴会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氛围。接着描述了宴会上的欢乐情景,醉后听歌、灯前看剑舞,展现出人们的愉悦。然而,诗的后半部分画风一转,通过描写高城夜色和西掖寒云,透露出一丝清冷和孤寂。最后,诗人以王粲自比,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飘零之感,与宴会上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既有对美好场景的描绘,又有对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