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杂咏

官箴浑不解,侠气顿能销。 素发嗟垂领,红尘屡折腰。 世情飞絮过,乡思断蓬飘。 为甚抽簪未,山中少药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箴(zhēn):本指百官对帝王的劝诫,后指对官吏的劝诫。此处指为官的规则或准则。
  • 侠气:指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气概。
  • (jiē):叹息。
  • 垂领:下垂的衣领,借指年老。
  • 红尘:指繁华的社会,泛指人世间。
  •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事人。
  • 世情:指世间的人情世故。
  • 飞絮:飘飞的柳絮,常用来比喻飘忽不定的事物。
  •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 断蓬:犹飞蓬,比喻漂泊无定。
  • 抽簪:指弃官引退。簪,古代用来固定发髻或连接冠与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官吏常以簪插定冠帽,故用抽簪表示弃官。

翻译

我对为官的准则全然不懂,那见义勇为的气概也顿时消散了。 我叹息自己已白发垂领,年老力衰,在这繁华世间却屡屡屈身事人。 世间的人情世故如同飘飞的柳絮般飘忽不定,我对故乡的思念就像漂泊的飞蓬般四处飘荡。 为何我还没有弃官引退呢?只因为这山中缺少治病的药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开头两句“官箴浑不解,侠气顿能销”,表现出诗人对官场规则的不适应和对自己原本的理想气概的失落。“素发嗟垂领,红尘屡折腰”则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却在尘世中不得不屈身事人的无奈。“世情飞絮过,乡思断蓬飘”用飞絮和断蓬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世间人情的变幻无常和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的孤独感。最后两句“为甚抽簪未,山中少药苗”,以一种看似无奈的口吻,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隐的渴望,但又因为某种原因而未能实现。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