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十月纳禾稼,祈年布天宗。
众人皆墐户,胡我独转蓬。
淮海化文雉,委羽吹烛龙。
故人岭南来,贻我玉山梅。
贮向燕脂井,植向相思台。
馀香馥襟帱,梦魂双徘徊。
微阳生暖律,春风变寒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祈年:向神灵祈求丰年。
- 墐(jìn)户:用泥涂塞门窗孔隙。
-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淮海:泛指今淮河以北及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 文雉(zhì):有花纹的野鸡。
- 委羽:传说中的地名,在今浙江黄岩县南。
-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亦有谓其驾日、衔烛或珠)能照耀天下。
- 燕脂井:即胭脂井,相传为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避隋兵之所,井栏石脉有胭脂痕,故名。
- 襟帱(chóu):衣襟和帐子,泛指室内的一切陈设。
翻译
十月里收纳谷物庄稼,向天地神灵祈求丰年。 众人都用泥涂塞门窗,为何只有我如同飘转的蓬草般漂泊不定。 淮海之地化作有花纹的野鸡,委羽之地吹起的风好像烛龙吹气。 老朋友从岭南而来,带给我如玉山般的梅花。 把梅花贮藏在胭脂井中,种植在相思台上。 余下的香气沁满了衣襟和帐子,我的梦魂也在其中双双徘徊。 微弱的阳气使温暖的节律产生,春风使寒冷的灰烬发生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十月收获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感以及对友人送来梅花的珍视。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祈年的活动,接着通过众人皆墐户与自己独转蓬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孤独与漂泊。后面写淮海化文雉、委羽吹烛龙,充满了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奇幻氛围。故人从岭南带来玉山梅,作者将其贮于燕脂井,植于相思台,表现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友情的重视。最后两句写梅花余香满襟帱,梦魂徘徊,以及微阳生暖律,春风变寒灰,给人以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整首诗意境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