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其二上元

海霞倒影,空雾飞香,天市催晚。暮靥宫梅,相对画楼帘卷。罗袜轻尘花笑语,宝钗争艳春心眼。乱箫声,正风柔柳弱,舞肩交燕。 念窈窕、东邻深巷,灯外歌沈,月上花浅。梦雨离云,点点漏壶清怨。珠络香销空念往,纱窗人老羞相见。渐铜壶,闭春阴、晓寒人倦。
拼音

所属合集

#倦寻芳

注释

倦寻芳:词牌名。双调,分九十八、九十七字两体。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九十八字格,十一句五仄韵,九十七字格十句四仄韵。《梦窗词》中三首词,都为九十七字格。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 梦雨:一本作“惊梦”。 往:一本作“住”。

《倦寻芳·上元》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此词描绘了宋时元宵节的景象,上片写元宵夜灯会及男女幽会的小插曲。“海霞”三句,写元宵京城街景;“暮靥”四句,记元宵夜的一次男女幽会;“乱箫声”三句,述元宵京城舞女。下片转述作者对东邻女子的追忆。“念窈窕”三句,一“念”字领起,点出三句系追忆;“梦雨”两句承上;“渐铜壶”三句,讲元宵游归来。该词绵丽为尚,思深语丽,情感表达深刻。

赏析

“海霞”三句,写元宵京城街景。言元宵节的京城临安,街上布置得像海市蜃楼般壮观漂亮,街市上像空谷吐雾般飘散着阵阵香气,更显得朦胧迷人。人们在盼望着夜幕快些下降,使他们可以尽早去观赏京城中的元宵灯会。“暮靥”四句,记元宵夜的一次男女幽会。“罗袜”句化用李煜《菩萨蛮》词:“花明月黯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意境。此言有一位男子(这人可以是词人自身,也可以是其他人)在暮霭遮蔽下来到一座画楼下,与楼上一位卷帘而立饰着梅花妆的俏佳人四目相对含情脉脉。那位佳人索兴穿着罗袜,大着胆悄悄地跑了出来与情郎幽会,她刻意修饰打扮的容颜简直可与春光争艳斗胜。“乱箫声”三句,述元宵京城舞女。此言一阵嘈杂的笙箫声引来了一队“乘肩”舞女,她们由壮汉子扛在肩上,按舞曲节拍在肩上如风吹柳枝般,扭动着细腰身(参看《玉楼春·京市舞女》词)。 “念窈窕”三句,一“念”字领起,点出三句系追忆。言词人在元宵夜的灯前月下想起过去曾住在同一条深巷中的那位东邻女子,但因为年久日远,在这灯前月下觉得她的歌声是那样模糊难觅,她的花容也是那样地淡漠不清。“梦雨”两句承上。言词人好像直入幻梦中,与那位“东邻女”聚散依依,惊醒后尚觉得漏壶的滴嗒声就是伊人如泣似诉的哀怨声。“珠络”两句。言如今这位“东邻女”已是“人老珠黄”艳香散,徒然念叨往日的春情;而纱窗内的词人也因年老丑陋而羞于相见。“渐铜壶”三句,元宵游归来。言铜壶中的酒已渐渐饮尽,抵住了春晓阴寒的侵袭,度过了一夜佳节的人也已倦矣。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