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钱唐江:卽钱塘江,浙江最大的河流。其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
西流:涨潮时海水倒灌。
东趋海:向东奔流入海。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两岸:一作「终古」。
越山:泛指钱塘以南、绍兴以北的山,此处古属越国。 澒洞:弥漫无际。汉·贾太傅《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两岸越山澒洞(hòng dòng)里,可能消得英雄气」句:千古如此,越山在这弥漫无际的水流中,怎能消磨尽英雄气概。《录异记·异水》:「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夫差),忤旨,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馀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二句暗化此典。
人间世:卽人世。《庄子·内篇》中有人间世篇,后遂以人间世代指人世。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句:我想告诉江潮,无需如此辛苦往来吧,千古以来潮涨潮落始终如是,人间却已不知改朝换代了多少次。
麋鹿:典自《越绝书·内传》:「申胥(伍子胥)曰:『今不出数年,鹿豕遊于姑苏之台矣。』」鹿豕,《史记》引作「麋鹿」。
灵胥:卽伍子胥。因其死后有灵,故称。晉·左太沖《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玩灵胥。」刘逵注:「灵胥,伍子胥神也。」
千载荒台:卽姑苏台,又名胥台。在江苏吴县西南的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一说起于阖闾,成于夫差),用以奢靡娱乐,夫差曾携西施遊于台上。《墨子·非攻中》:「(夫差)遂筑姑苏之臺,七年不成。」
抱愤:怀着幽愤。
何是:怎样。
「千载荒台麋鹿死,灵胥抱愤终何是」句:千年已过,姑苏台已经荒废,昔年遊荡台上的麋鹿也已死去,伍子胥的灵魂怀着终古的幽愤又有什么意义呢。两句用反《骚》之式。
王国维的其他作品
- 《 人间词话 · 第三十三则 》 —— [ 清 ] 王国维
- 《 杂感 》 —— [ 清 ] 王国维
- 《 清平乐 · 况夔笙太守索题《香南雅集图》 》 —— [ 清 ] 王国维
- 《 红豆词 》 —— [ 清 ] 王国维
- 《 荷叶杯 · 戏效花间体 》 —— [ 清 ] 王国维
- 《 人间词话 · 第三十则 》 —— [ 清 ] 王国维
- 《 浣溪沙 》 —— [ 清 ] 王国维
- 《 人间词话 · 第四十二则 》 —— [ 清 ] 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