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 用前韵
一壑自专,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问谁知、几者动之微。望飞鸿、冥冥天际。论妙理。浊醪正堪长醉。从今自酿躬耕米。嗟美恶难齐,盈虚如代,天耶何必人知。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夔乃怜蚿,谷亦亡羊,算来何异。嘻。物讳穷时。
丰狐文豹罪因皮。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正万籁都沈,月明中夜,心弥万里清如水。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时鱼鸟忘情喜。曾我已忘机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视。非会濠梁遗意,要是吾非子。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大小均为水耳。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释
哨遍:词牌名,一作《稍遍》,《哨编》、《稍编》,王安中词,以《北山移文》度曲,因名《〈北山移文〉哨遍》。刘学箕词,游松江檃括东坡《赤壁赋》以度曲,因名《松江哨遍》。词调始见《东坡词》。其小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汲古阁本《东坡词》于《稍遍》后附小注:「其词盖世所谓『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龟兹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于五音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馆本《东坡先生诗馀》注同。元刊《东坡乐府》及《稼轩长短句》则皆作《哨遍》。《康熙词谱》谓:「其体颇近散文」。正体以东坡《哨遍·为米折腰》一阕为准。双调,二百又三字,三声叶韵,前阕十七句五仄韵、四叶韵,后阕二十句五叶韵、八仄韵。各家句豆平仄,颇有出入,殆由「每叠加促字」较有伸缩馀地耳。《词律》云:「此词长而多讹。又其体颇近散文,平仄往往不拘。」
「一壑自专」句:《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西晋·陆云《逸民赋》序:「富与贵,之人之所欲也。而古之逸民,或轻天下细万物,而欲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岂不以身胜于宇宙,而心恬与纷华者哉?故天地不易其乐,万物不干其心,然后可以妙有生之极,享无彊之休也。」宋·王安石《偶书》诗:「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汉书·卷一百上·叙传》:「(班)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生欲借其书,嗣报曰:『若夫严(庄)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絓圣人之罔,不嗅(xiù)骄君之饵,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贵也。……』」《晋书·卷四十九·谢鲲传》:「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yǔ)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五柳: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几者动之微」句:《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冥鸿:西汉·扬雄《法言·卷六·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禦之。」
妙理浊醪:唐·杜甫《晦日寻崔戢(jí)李封》诗:「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五十九年非:《庄子·卷二十七·〈杂篇·寓言〉》:「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夔乃怜蚿(xián):《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chěn)踔(chuō)而行,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柰何?』蚿曰:『不然。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无足,何也?』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鳅(qiū)我亦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
谷亦亡羊:《庄子·卷八·〈外篇·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讳穷:《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丰狐文豹罪因皮」句:《庄子·卷二十·〈外篇·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
「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句: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忘机更忘己:《列子·卷二·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唐·李商隐《赠田叟》诗:「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太仓箴》:「海翁忘机,鸥故不飞。」
「非鱼濠上遗意,要是吾非子」句:《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非鱼濠上,四卷本丙集作「非会濠梁」。
「但教河伯、休惭海若,小大均为水耳」句:《庄子·卷十七·〈外篇·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海)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涯,河岸;河伯,传说中的河神,相传名为冯夷;逡巡,迟疑徘徊貌。若,海神名;大方之家,简称「方家」,谓道术修养深湛之人,后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之人;小大,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大小」。
「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句:《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壑(hè):山谷。
- 五柳:陶渊明因宅边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 冥冥:高远迷茫的样子。
- 醪(láo):浊酒。
- 夔(kuí):传说是舜时的乐官。
- 蚿(xián):马陆。
- 皇皇:匆忙不安的样子。
- 涘(sì):水边。
- 濠梁:濠水的桥梁,《庄子·秋水》中有庄子与惠子在此处关于鱼是否快乐的辩论。
-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 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 愠(yùn):生气,恼怒。
翻译
我独自享受着一个山谷,像五柳先生那样被人笑话,到晚年才回归田园。问有谁知道、事物几微的变化。望着高飞的鸿雁,消失在高远迷茫的天际。谈论精妙的道理。浊酒正适合长久沉醉。从今以后自己酿造酒、亲自耕种收获大米。可叹美丑难以整齐,盈满和亏损不断更替,上天啊何必让人知道。试着回首过去的五十九年有很多不对。就像在梦里欢乐,醒来却是悲伤。夔羡慕蚿,山谷里也会丢羊,算起来有什么不同呢。哈哈。事物忌讳穷困的时候。 丰厚的狐毛、华美的豹皮都是获罪的原因。富贵不是我的愿望,忙忙碌碌想要去哪里。正当万物的声音都沉寂,在明月当空的半夜,内心广阔万里像水一样清澈。却自我感觉精神在游荡,归来后坐着面对,仿佛在淮河边的岸滩。看着一时的鱼和鸟忘了情而喜悦。可我已经忘了机心甚至忘了自己。又哪里会有主客相对。并非领会到濠梁观鱼的意旨,重要的是我不是你。只要让河伯、不要羞于面对海若,大小都是水而已。世间的喜悦和愤怒又算什么呢。笑自己多次为官又多次引退。
赏析
这首词体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从对归隐生活的描述,到对世间万物变化的感慨,再到对富贵的超脱和对自我的省视,展现了他豁达的心境和广阔的胸怀。词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鸿雁、夔、蚿等,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抽象的哲理。“心弥万里清如水”“看一时鱼鸟忘情喜”等句,营造出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全词既有深沉的思索,又有诙谐的自嘲,语言风格独特,富有表现力。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偶作 其一 》 —— [ 宋 ] 辛弃疾
- 《 满庭芳 · 和昌父 》 —— [ 宋 ] 辛弃疾
- 《 最高楼 · 闻周氏旌表有期 》 —— [ 宋 ] 辛弃疾
- 《 水调歌头 · 簪履竞晴昼 》 —— [ 宋 ] 辛弃疾
- 《 贺新郎 · 用前韵送杜叔髙 》 —— [ 宋 ] 辛弃疾
- 《 水调歌头 》 —— [ 宋 ] 辛弃疾
- 《 朝中措 · 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 —— [ 宋 ] 辛弃疾
- 《 浣溪沙 · 父老争言雨水匀 》 —— [ 宋 ] 辛弃疾
相关推荐
- 《 哨遍东坡采归去来词作哨遍,音调高古。双溪居士括赤壁赋,被之声歌,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 —— [ 宋 ] 曹冠
- 《 哨遍 · 酒后柬丁飞涛即次其赠施愚山韵 》 —— [ 清 ] 陈维崧
- 《 哨遍 · 檃栝鲍明远芜城赋 》 —— [ 清 ] 易顺鼎
- 《 哨遍 · 曾庭闻至 》 —— [ 清 ] 陈维崧
- 《 哨遍 · 题坐忘斋 》 —— [ 元 ] 朱晞颜
- 《 哨遍 · 咏弹筝 》 —— [ 清 ] 陈维崧
- 《 哨遍 · 陈抑斋乞致仕 》 —— [ 宋 ] 陈韡
- 《 哨遍其二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 —— [ 宋 ] 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