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祁之作。
岁月侵:宋·王安石《寄陈宣叔》诗:「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
霎时光景值千金:极言时间之珍贵。宋·苏轼《春宵》诗:「春宵一刻值千金。」光景,本指日月之光辉,后即指时光、光阴;景,同「影」,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句:言人到老病之时,尤觉光景之珍贵。
不负溪山债:意谓遍游名山胜水。
书史淫:嗜书入迷。《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传》:「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难治: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作「难医」。
「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句:谓一生惟好二事:游山玩水,读书研史。
面如心:《左传·襄公十三年》:「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随巧拙,任浮沉,人无同处面如心」句:言俗人随机应变,逐波沉浮,心地难测。
行藏:本意为出仕和退隐,后亦泛指生平行事。
《笑林》:笑话渊薮。亦指古笑话集。《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三·小说〉》:「《笑林》三卷,后汉给事中邯郸淳撰。」后汉、唐、宋三代都有《笑林》,现仅存后汉邯郸淳所撰《笑林》三卷中一卷。
「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句:如为他们写生平行状,大可归入《笑林》一类。
序
《鹧鸪天·不寐》是宋代著名词人辛稼轩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写不寐之思。上阕自我抒怀明志。「一生不负溪山债」,生动明快,涉笔成趣,是天生好言语。下阕由己及人,念及庸人世态。结韵语带诙谐嘲谑,却又笔锋犀利,入木三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那堪:怎堪,怎能忍受。
- 霎时光景:极短的时间景象。
- 淫:沉溺,过度爱好。
翻译
年老多病怎能忍受岁月的侵扰。那极短的时光也价值千金。一生没有辜负对山水的情债,百种药也难以医治对书史的过度沉迷。随着灵巧或者笨拙,任凭上浮或者下沉。人没有相处时就知道对方内心如同其面貌一样。不妨把过去的事情从头开始记录,要将立身行事的经历写入笑林之中。
赏析
这首词反映出辛弃疾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自己对山水自然和书史的热爱之情。他虽老病却依然珍视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事复杂的慨叹。词中体现了他历经世事的一种豁达心境,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说要将往事写入笑林,表现出他的幽默与达观。全词语言质朴,但情感深沉,寄托了辛弃疾复杂的人生感慨。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