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拼音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Wò),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 「偕杜叔高、吴子似宿山寺戏作」:四卷本丙集作「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杜叔高:名斿(Liú),金华 籣溪人。兄旟(Yú),字伯高;旃(Zhān),字仲高;弟旞(Suì),字季高;旝(Kuài),字幼高。五人俱博学工文,人称「金华五高」。端平初,以布衣与稼轩婿范黄中(炎)及刘后村等八人同时受召。《南宋馆阁续录·卷六·秘阁校勘门》:「绍定以后二人:杜斿字叔高,婺州人。六年十一月以布衣特补迪功郎,差充。端平元年七月与在外合入差遣。」宋·陈亮《龙川文集·卷十九·复杜仲高书》:「忽永康递到所惠教,副以高文丽句,读之一过,见所谓『半落半开花有恨,一晴一雨春无力』,已令人眼动。及读到『别缆解时风度紧,离觞尽处花飞急』,然后知晏叔原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得常擅美矣;『云破月来花弄影』何足以劳欧公之拳拳乎。世无大贤君子为之主盟,徒使如亮辈得以肆其大嚼左右,至此亦屈矣。虽然不足念也,伯高之赋,如奔风逸足,而鸣以和鸾。叔高之诗,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气,而左右发春妍以辉映于其间,非独一门之盛,可谓一时之豪矣。」宋·叶适《水心文集·卷七·赠杜幼高》诗:「杜子五兄弟,词林俱上头。规模古乐府,接续后《春秋》。奇崛令谁赏,羁栖浪自愁。故园如镜水,日日抱村流。」 吴子似:《安仁县志·人物志》:「吴绍古,字子嗣,通经术,从陆象山游。授承直郎,荆湖南路提举茶盐使干办公事。」《铅(Yán)山县志·十一·名宦》:「吴绍古,字子嗣,鄱阳人。庆元五年任铅山尉,多有建白。有史才,纂《永平志》,条分类举,先民故实搜罗殆尽。建居养院以济穷民及旅处之有病阨者。」按:吴氏尉铅山始于庆元四年,见赵昌父《刘之道祠记》,《铅山县志》作五年,误。(参《辛稼轩年谱》庆元四年)。 东风吹雨:唐·卢纶《长安春望》诗:「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自笑好山如好色」句:唐·杜甫《论语·子罕》诗:「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宋·苏轼《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诗:「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粉面匀:指花朵像是精心匀抹了粉的面容。 :涂抹均匀。
  • 翠眉颦(pín):翠眉,借指柳树,古人常用翠眉形容柳叶。 :皱眉。这里说柳好像在皱眉。
  • 好色:喜爱美好的容貌,这里指喜爱美好的山水景色。
  • 怀树:典出《诗经·召南·甘棠》,借指对前人的怀念。

翻译

花朵在今朝好似精心匀好了粉面,柳树因为何事紧蹙着翠眉?东风吹送着微微细雨,比尘土还要细微。 自己不禁好笑,喜爱好山就如同喜爱姣好的容颜,如今不仅怀念那棵树,更怀念树下的人。无端又生出了一番新的闲愁和闲恨。

赏析

这首《浣溪沙》词,开篇通过对花、柳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细腻柔美的氛围 。以花面与柳眉来写自然之景,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神态和情感,形象鲜活。“东风吹雨细于尘”进一步描绘出一种朦胧、清幽的意境。下阕词人由景及人,由喜爱自然山水联想到对人的思念。“自笑好山如好色”独特而新奇,道破自己对山水喜爱之情。紧接着“怀树更怀人”将情感深化,由单纯的欣赏外物过渡到对人的怀念,层层递进。结尾“闲愁闲恨一番新”,看似轻描淡写地说着闲愁,实则寄寓着词人内心深处复杂纠结且无法言说的情感 ,韵味悠长,余情袅袅。整首词语言清新,情景交融,用词典雅又不失活泼,生动展现了辛弃疾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