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晚花露叶风条。燕飞高。行过长廊西畔、小红桥。 歌再起,人再舞,酒才消。更把一杯重劝、摘樱桃。
拼音

所属合集

#乌夜啼

注释

乌夜啼:即词牌《相见欢》,初为唐教坊曲名,双调三十六字,“乌夜啼”为其别名。 燕飞高:广信书院本作“燕高高”,王诏校刊本、《六十家词》本及四印斋本俱作“燕燕高”,兹从四卷本丙集。 歌再唱:四卷本作“歌再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特别难以理解的词语。

翻译

傍晚的花朵沾着露水,叶子和枝条在风中摇曳。燕子高高飞翔。走过那长廊西侧、小红桥边。歌声再次响起,人们再次起舞,酒意才刚刚消退。又把一杯酒重重地劝饮,采摘着樱桃。

赏析

这首词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通过对傍晚景色的描写,如“晚花露叶风条”,展现出一幅清新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燕飞高”增添了动态之美。然后写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活动,歌唱、跳舞、饮酒、摘樱桃,生动地描绘出人们欢乐的场景,整个词作生活气息浓厚,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欢快和闲适的情调。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