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珠玉作泥沙,山谷量牛马。试上累累丘垄看,谁是强梁者。 水浸浅深檐,山压高低瓦。山水朝来笑问人,翁早归来也。
拼音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观光的绰号。骆观光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东坡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处度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 「珠玉作泥沙」句:唐·杜樊川《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山谷量牛马」句:《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乌氏〉》:「乌氏裸,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閒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 累累丘垄:《紫骝歌辞·其四》:「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强梁:强劲有力;勇武。《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 早:此处当为「早晚」意,即何时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强梁:指强横凶暴的人。

翻译

把珍珠宝玉当作泥沙,山谷里去称量牛马。试着登上那众多的坟墓去看看,谁是强横凶暴的人呢。水浸泡到或深或浅的屋檐,山压迫着或高或低的屋瓦。山水在早晨来笑着询问人,老人早早归来了呀。

赏析

这首词以独特的视角和奇特的想象,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上阕通过将珠玉视为泥沙,在山谷中衡量牛马等看似荒谬的表述,暗示对世俗价值观的一种质疑和颠覆,同时“累累丘垄”暗示着对历史和人世的思考。下阕写水浸屋檐、山压屋瓦,有一种自然对人间的压迫感,而最后山水笑问人是否归来,又增添了几分趣味和空灵。全词语言生动形象,饶有深意,展现了辛弃疾词作风格的多样性。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