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不要笑我家苍壁小,它的棱层势欲摩天。惟我了解苍壁,它不求小巧玲珑之美,有意与泰山、华岳争雄。
上天早就此壁谁能理解,惟有请扬雄来驳难解嘲。您看孔子生时并不得意,但他依然坚持周公之道,为思想自己的理想奔波一生。
注释
苍壁:辛氏《千年调》序云:“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
过实:言过其实。
意:认为。积翠:积翠岩。
清风:清风峡。
岩石、玲珑:岩石山、玲珑山。《直斋书录解题》:“何氏山庄次序本末一卷,尚书崇仁何同叔撰。其别墅曰‘三山小隐’。三山者,浮石山、岩石山、玲珑山,其实一山也。”
独为是:仅仅是。突兀:高耸的。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突兀而已。”而止:而已。
转语: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说法而有所变化。
解嘲:受人嘲笑时自己找个理由辩解。扬雄《解嘲》:“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
稜层:山石高险貌。
摩空:摩天,与天接触。
雄泰华:象泰山、华山一样地雄奇。
巧玲珑:小巧玲珑,小而灵巧、精致。
天作高山:《诗》:“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试倩:试请。
扬雄:字子云,在长安时仕宦不得意,曾闭门著书,作有《解嘲》。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穷:不得志。《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所谓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楚辞涉江》:“固将愁苦而终穷。”
从人贤子贡:《论语》:“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孔子的贤弟子。
自欲学周公:《论语》:“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周武王之弟,名旦,武王死,辅佐成王,称周公,是孔子所仰慕的圣人。
序
《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片先写苍壁高峻摩空,继写对苍壁的体认理解,展示词人不同流俗的审美观和不甘人后的奇思壮怀。下片在就古今人事加以评说。通篇托物寄意,抒怀明志。
赏析
此词与《千年调·左手把青霓》同为抒情明志,但述意角度不同,采用手法各异,互为补充,堪称姐妹篇。《千年调·左手把青霓》纯系幻想,此篇则因客笑苍壁而效杨雄驳难解嘲,针对现实而发。人怜小巧玲珑,我爱嶙峋突兀;人笑苍壁平实无奇,我独赏其峥嵘摩空之势,独会其争雄泰华之意。通过对照,揭示出词人不同流俗的审美观和不甘人后的奇思壮怀。下片再在就古今人事加以评说。天赐苍壁,初不为人赏识,而孔丘生时也不为人知,以至有“子贡贤于仲尼”之说,但他终成千古一圣。由此可见,上下片归结到一点,即托物寄意,借石明志。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