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後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
张医:名籍事历均不详。
“上医元自能医国”句:《国语·晋语》八:“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赵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及人,固医官也。’”
“软语到更阑”句: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绨袍范叔寒”句:《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传〉》:“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至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至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绨袍,厚缯制成之袍。
“河豚欲上来”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诗:“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沁园春 ·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 —— [ 宋 ] 辛弃疾
- 《 临江仙 · 醉宿崇福寺,寄祐之弟,祐之以僕醉先归。 》 —— [ 宋 ] 辛弃疾
- 《 满江红 · 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 —— [ 宋 ] 辛弃疾
- 《 丑奴儿近 ·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 —— [ 宋 ] 辛弃疾
- 《 玉蝴蝶 · 追别杜叔高 》 —— [ 宋 ] 辛弃疾
- 《 生查子 · 独游西岩 》 —— [ 宋 ] 辛弃疾
- 《 满庭芳 · 和洪丞相景伯韵,呈景卢内翰 》 —— [ 宋 ] 辛弃疾
- 《 美芹十论 · 详战第十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