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再用前韵

照影溪梅,怅绝代、佳人独立。便小驻、雍容千骑,羽觞飞急。琴里新声风响佩,笔端醉墨鸦栖壁。是使君、文度旧知名,今方识。 高欲卧,雲还湿。清可漱,泉长滴。快晚风吹赠,满怀空碧。宝马嘶归红旆动,龙团试水铜瓶泣。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
拼音

注释

佳人独立:汉·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唐·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佳人,四卷本甲集作“幽人”。 便小驻:四卷本作“更小驻”。 雍容:《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传》:“相如车骑,雍容甚都。” 千骑:汉乐府《相和歌》,罗敷自誇其夫婿,有云:“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羽觞飞急: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飞羽觞而醉月。” 笔端醉墨鸦栖壁:宋·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平生痛饮处,遗墨鸦栖壁。”按:苏辙《高邮别秦观三首》亦有“笔端大字鸦栖壁”句。 使君:广信书院本作“史君”,玆从四卷本。 文度:王诏校刊本、《六十家词》本及四印斋本作“文雅”。《晋书·卷七十五·〈王湛传·王坦之传〉》:“王湛,字处冲,司徒浑之弟也。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龙颡大鼻,少言语。初有隐德,人莫能知……(湛)子承嗣。承字安期。清虚寡欲,无所修尚。言理辩物,但明其指要而不饰文辞,有识者服其约而能通。弱冠知名。……(承)子述嗣。述字怀祖。少孤,事母以孝闻。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沈静,……少袭父爵。……(述)子坦之嗣。坦之字文度,弱冠与郗超俱有重名。时人为之语曰:‘盛德绝论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嘉宾,超小字也。” 旧知名:《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及(简文)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今方识:四卷本作“方相识”。 “高欲卧,云还湿。清可漱,泉长滴。”句:四卷本作“清可漱,泉长滴。高欲卧,云还湿。”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云卧衣裳冷。” 吹赠:广信书院本作“吹帽”,玆从四卷本。 龙团:四卷本作“团龙”。茶名。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建州岁贡大龙凤团茶各二斤,以八饼为斤。仁宗时,蔡君谟知建州,始别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十斤以献,斤为十饼。” 试水:四卷本作“试碾”。 铜瓶泣:宋·苏轼《歧亭》诗:“醒时夜向阑,唧唧铜瓶泣。” “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谓武陵捕鱼人至桃花源,中有人,乃避秦乱而至其地者,不复知世间兴亡事。“既出,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曏所誌,遂迷,不复得路。”

《满江红·再用前韵》是南宋词人辛稼轩于淳熙八年(公元1178年)在临安任大理少卿时所作。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