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和赵景明知县韵:四卷本乙集作“和江陵赵宰”。
赵景明:名奇暐,与叶水心、丘宗卿等俱相友善。于淳熙六年宰江陵县,八年任满替归。《叶水心文集·卷六·送赵景明知江陵县》诗云:“吾友赵景明,材绝世不近。疏通无流连,豪俊有细谨。尤精人间事,照见肝鬲隐。忽然奋鬚髯,万事供指准。 汉士兴伐胡,唐军业诛镇。久已爱褒封,谁能困嘲摈。四十七年前,时节忧患尽。去作江陵公,风雨结愁愠。 ……勉發千钧机,一射强虏殒。”赵氏行谊据此略可概见。”(馀参《辛稼轩年谱》淳熙八年记事。)
朱碧乱:南北朝·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愁肠:指愁苦的心情、郁结愁闷的心绪。出自晋·傅玄《云歌》:“青山徘徊,为我愁肠。”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序
《蝶恋花·和赵景明知县韵》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稼轩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在豫章所作。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菩萨蛮 · 昼眠秋水 》 —— [ 宋 ] 辛弃疾
- 《 木兰花慢 · 题上饶郡圃翠微楼 》 —— [ 宋 ] 辛弃疾
- 《 江城子 》 —— [ 宋 ] 辛弃疾
- 《 水调歌头 》 —— [ 宋 ] 辛弃疾
- 《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 —— [ 宋 ] 辛弃疾
- 《 声声慢 · 隐括渊明停雲诗 》 —— [ 宋 ] 辛弃疾
- 《 朝中措 · 崇福寺道中,归寄祐之弟 》 —— [ 宋 ] 辛弃疾
- 《 声声慢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