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用赵文鼎提举送李正之提刑韵,送郑元英
莫向楼头听漏点。说与行人,默默情千万。总是离愁无近远。人间儿女空恩怨。
锦绣心胸冰雪面。旧日诗名,曾道空梁燕。倾盖未偿平日愿。一杯早唱《阳关》劝。
拼音
注释
赵文鼎:赵善扛,字文鼎,号解林居士,隆兴(今江西南昌)人。太宗第四子元份之六世孙(《宋史·宗室世系》)。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知泰宁县(《夷坚丁志·卷八》)。历知蕲州、处州(《全宋词·册三》)。孝宗淳熙间卒(《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四》)。“诗词甚丰,盖赵德庄之流也。”(《花庵词选·卷四》)。
郑元英:据稼轩《归朝欢·寄题三山郑元英巢经楼》及《玉楼春·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二词题语,知其为福建文山人。《归朝欢·寄题三山郑元英巢经楼》有“药市船归书满屋”句,盖曾居官成都。疑其入蜀与李正之在同时,故用赵文鼎送李韵以相送。
“用赵文鼎提举送李正之提刑韵,送郑元英”:一作“送郑元英”。
楼头:一作“城头”。
人间儿女空恩怨:唐·韩愈《听颍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锦绣心胸:宋·苏轼《寄高令》诗:“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冰雪面:《庄子·内篇·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斗薮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旧日诗名,曾道空梁燕。”句:隋·薛道衡有“暗牖选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之句,最为一时传诵。
倾盖未偿平日愿:《韩诗外传·卷二》:“孔子遭齐程本子于剡之间,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子路曰:‘由!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曰:‘束帛十匹以赠先生。’子路率尔而对曰:‘昔者由也闻之于夫子,士不中道相见。女无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孔子曰:‘夫《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且夫齐程本子,天下之贤士也,吾于是而不赠,终身不之见也。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郯 ,遭程子於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阳关》:琴歌《阳关三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後入乐府,名《渭城曲》,别名《阳关曲》、《阳关》,为送别之曲。唐·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自注:“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