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赠夏成玉
妙龄秀髮,湛灵台一点,天然奇绝。万壑千岩归健笔,扫尽平山风月。雪里疏梅,霜头寒菊,迥与馀花别。识人青眼,慨然怜我疏拙。
遐想后日娥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握手论文情极处,冰玉一时清洁。扫断尘劳,招呼萧散,满酌金蕉叶。醉乡深处,不知天地空阔。
拼音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念奴娇〉》:「《念奴娇》,元微之《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自注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遗念奴唱歌,邠(Bīn)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又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明皇异而遣之。』《开元天宝遗事》云:『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间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宫词》入此曲者。后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宋·俞文蔚《吹剑录》称:「学士(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
夏成玉:疑为夏中玉之昆仲,词中有「扫尽平山风月」句,正可證其为扬州人也。
灵台一点:《庄子·卷二十三·〈杂篇·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郭象注:「灵台者,心也,清畅,故忧息不能入。」唐·裴晋公《自题画像》:「一点灵台,丹青莫状。」
万壑千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平山:平生堂,欧阳文忠公建,在扬州瘦西湖北蜀冈,以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故名平山。北宋·叶石林《避暑录话·卷上》:「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可见。」
青眼:《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冰玉一时清洁」句:《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孙)卫玠传〉》:「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金蕉叶:金蕉谓酒杯。意即饮酒三两杯也。宋·苏东坡《题跋》:「吾少年望见酒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减字木兰花 · 宿僧房有作 》 —— [ 宋 ] 辛弃疾
- 《 鹊桥仙 · 己酉山行书所见 》 —— [ 宋 ] 辛弃疾
- 《 六州歌头 》 —— [ 宋 ] 辛弃疾
- 《 新荷叶 · 徐思上巳乃子似生日,因改定 》 —— [ 宋 ] 辛弃疾
- 《 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送人 》 —— [ 宋 ] 辛弃疾
- 《 贺新郎 · 用前韵再赋 》 —— [ 宋 ] 辛弃疾
-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 [ 宋 ] 辛弃疾